第22章 再遇故人(2 / 2)

程南朔心下了然,提出帮他母亲治病,以此来换这参考名额,方知州有些顾虑,许久没应话。

不知过了多久,他才面色凝重地说道:“程公子,弃考不算什么,来年我还可参考,可私下转名额,这是作弊,一旦被揭发,五年内不可参考。”

程南朔抿下一口浓茶,唇角上扬,淡淡道:“这天下之大,同名同姓之事常有,我就是方知州,一开始参考乡试的便是我,你从头至尾没参加过文试,又谈何作弊呢?”

方知州一下子愣住了,半晌反应过来之后,眸色一亮:“我知道了,程公子本就是有身份之人,要的并不是一举夺魁入朝为官的荣华富贵,而是夺魁的声誉,如此说来,你可以是方知州,也可以是任何人,只要不是程公子本人便可。”

程南朔深邃的眼眸骤然缩紧,唇角的弧度更加明显:“还算聪明。”

方知州心中格外欣喜,这下母亲的病不用愁了,文试也有人帮他摆平,明年还能再参考,天下竟有此等好事,还叫自己给碰上了。

他们达成共识后,开始聊考场之事,方知州还好心谈了谈文试重点,叶君旸听他们满腹经纶的人说话当真文采飞扬,奈何自己才疏学浅,听得云里雾里。

她探着脑袋透过窗户看见对面街边在卖各类果脯,一下子来了兴致。

宫里精致的糕点不少,但却没有粽子糖,他应该好久没吃到粽子糖了。

“夫君,妾身想去外面走走,买些胭脂水粉。”

叶君旸打断了他们的谈话,程南朔只是宠溺地笑笑,从袖间掏出一锭金子递了过去:“万事当心。”

方知州惊得一个没坐稳,险些从凳上摔了下去,这一锭金子够他们家一年的花销了,可眼前的公子竟随随便便拿出来给自家夫人买胭脂水粉。

“夫君,妾身带了银两。”叶君旸唇角挂着抹淡笑。

眼前的女子眸色清浅如画,笑起来却有种摄人心魄的美,方之州的脑中浮现出一个词,风华绝代。

“公子可莫要用这样的眼神瞧着我家夫人。”程南朔用调侃的语气说道,可心中却暗自懊恼,想着下回再带她出宫时定要让她乔装成男子,免得有男人对她生了色心。

叶君旸问了两个果脯摊,终于找到了粽子糖。

可是身侧的陌生男子却率先开口:“这些粽子糖我全都要了,打包吧。”

男子身上穿了一件青色长衫,外边披着个薄袍,上面的金丝绣鸟栩栩如生,他眉目低垂,修长的手指朝着所剩不多的粽子糖指过去,日光和煦,叶君旸偏过头去,他感受到了女子投来的目光,随之与她四目相对。

叶君旸微微愣神,那样清疏柔和的面容,温润通透,尤其是他的眸子,干净澄澈的叫人挪不开眼。

“姑娘,在下薛六白。”男子的嗓音柔软清透,优雅华贵。

叶君旸收回目光:“薛公子,能将这粽子糖让给我吗?”

女子水灵灵的眼眸中透着期待,让人难以拒绝。

他没回话,径自付了银子,摊主打包好后递了过去:“小公子慢走。”

叶君旸心中略有些失落,但凡事讲究个先来后到,她也不好强人所难。

“姑娘,给你。”薛六白将包好的粽子糖塞在她怀中。

叶君旸反应过来想要道谢时,男子已经穿过人潮进了对面的茶楼了。

摊主的眼神落到叶君旸脖颈处的小鹿玉石吊坠上,不禁开口问道:“小娘子,你这吊坠当真好看。”

叶君旸莞尔一笑:“是上元节时一个小镇上猜灯谜活动送的。”

摊主眼神倏地一亮:“看来我猜的没了,是在狩山镇吧,小娘子那晚也在我摊上买过粽子糖。”

叶君旸瞳孔微微一怔,眼神里充满了难以置信,这里可是京城,世间竟有如此巧合之事。

“我夫人是那镇上的人,上元节那日陪她回去探亲,晚上热闹,临时摆摊,我们就隔着几个摊位,你脖子上那吊坠,是一位小公子从我夫人手上买的。”

“他不是说猜灯谜送的吗?”叶君旸一边嘀咕着,可心中已经明白了,他那时只是装着小孩子心性,其实这吊坠,是他特意买来送她的。

“小娘子说笑了,听我夫人说,那位小公子出手当真阔绰,直接给了几两碎金子,可叫她开心坏了。”

叶君旸也顾不上听摊主说话了,抱着粽子糖往茶楼里走。

她要快些回去,免得程南朔等久了,又要担心。

不过这个男人,竟在那时,便有了这样的小心思,她不禁扬唇,露出了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笑容。

上了茶馆二楼,她穿过走廊,刚准备进雅间时,却看到了走廊尽头有一抹极为熟悉的身影。

顾北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