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帐里,刘弋正在和所有将领挨个谈心。
杨奉,已经被他派去河东郡老家支援王邑和白波军了,河东郡太守王邑是刘弋的重要支持者,这块进入并州的跳板,是刘弋决不允许丢失的。
对于南匈奴的左贤王去卑,刘弋也是这么处理的,给足赏赐,代表去河东增援。
至于什么单于位、什么和亲,等回了长安安顿好再谈。
段煨的处理很简单,有功于国,之前许诺的东西刘弋是要一一兑现的,至于段煨的地盘和军队,刘弋也没动。
刘弋需要段煨屯住华阴并守住桃林塞(潼关),替他看好门,挡住来自关东的所有可能的进攻。
说好听点叫保安,说不好听点叫看门狗...总之,段煨的防区很重要,这关系到刘弋能不能在关中安稳发育一段时间,所以刘弋处理的很慎重。
刘弋的事情很多,战后封赏、整顿朝堂、改革官制、整编军队、清理荒田、剿灭匪患、召回人口、合纵连横......事情多到让人头皮发麻。
但现在最要紧的一件事,却是牢牢地抓住刀把子,这是一切的基础。
所以,刘弋还剩下的谈话对象,就是董承和张济了。
“老丈人,你看这仗也打完了,我们也该回长安了,你们也早点开拔吧,毕竟长安才是最安全的地方。“刘弋看着董胖胖说道。
“陛下,我不走!我不走!我要去河东给陛下讨伐国贼袁绍!“听了刘弋的话,董胖胖激动地站起来喊道。
“老丈人,我知道你讨贼的意志非常坚定,可是你不能为了讨伐国贼把自己的性命给丢掉啊!这不是拿你自己的性命去冒险吗?你的性命比什么都重要,你要是出了什么事情的话,让我和婉儿怎么办?“
听了刘弋的话,董承的脸上露出了一丝挣扎的神色,似乎是在思考着刘弋的话到底是否有道理,过了许久,董承才抬起头来,对着刘弋坚决的说道。
“我要为陛下去河东讨伐国贼袁绍。”
刘弋气的差点背过气去。
“行了!”
刘弋干脆懒得演了,直接打断了董承的话。
“朕打算重新整编军队的事情已经说过好几次了,别想着去河东找借口拖延,老丈人你到底怎么看?”
董承又垂头丧气的坐下了。
“陛下,不能厚此薄彼啊,杨奉和南匈奴就不说了,同样是留在关中整编,为什么段煨屯田军能有四千人的编制,我就只有两千?这赋税都收到朝廷了,不让我们自己养兵,这么点编制其他人不是得饿死?”
没错,刘弋凭借着连灭郭汜李傕的巨大威望,在战后强制推行了收缴赋税统一整编的计划,杜绝了军头的军阀化、割据化。
兵可以是你们自己的,步子还不能迈的太快以免扯到蛋。
这时候玩杯酒释兵权是真的会闹出兵变的...
但养兵的钱粮,这道生命线,却得由朝廷来掌控。
从此以后,将领们有编制有兵员,但防区不是他们的实际控制地盘,钱粮战马也不由他们自己筹措。
“段煨的防区是整个弘农郡,要抵御关东诸侯,当然要四千兵。”
“那我呢?两千人马?那不是太少了吗?要知道现在随便那处山里的盗匪都有好几千人,这么点兵马,恐怕剿匪都不行啊。”
刘弋眼皮都没抬,拿着竹枪的盗匪,能跟甲士的成本一样?说这些有的没的,军头不就是怕整编裁军,损害自己的利益嘛。
过了会儿,刘弋却是笑着说道:“老丈人,朕也知道朕的这个计划有些太仓促,也太急躁了,你说的不错,现在的关中实在是太乱了,那些盗匪也是越发的猖狂。正是如此,朕担心他们再搞什么破坏,朕才想要尽快结束急需解决的事情,然后赶紧回长安去,整编军队是去粗存精,披甲率是要上去的,到时候战斗力反而上升。而且,我们也没那么多粮食养兵了,不如让战力不行的士兵退伍屯田去。”
刘弋的话,说得倒是冠冕堂皇,不过,却也有几分道理,现在粮食吃紧,的确不适合再养太多军队了。
要是再组建军队的话,更是肯定是不可能的,毕竟这么多军队都要养活,而且这么庞大的官员队伍,就连吃饭都成问题了,又岂能再组建军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