痣丫头不敢吱声,胳膊被拧的生疼,也硬生生的忍着,她眼中含着两大泡的眼泪,泪眼朦胧间又听到辛姨娘高声责骂。
“你这蠢货,日日在这里碍眼,你且快些滚出去,就跪到荷花池边儿上去!”
痣丫头轻手轻脚出了门,方才轻轻掩上房门,又听到辛姨娘隔着屋子骂道:“你这蠢货,中午饭也莫要吃了,只跪到下半晌再回来,若是让奴家瞧见你躲懒,便让你跪到垂花门去!”
痣丫头低着头,眼泪便滚落在青石板上,圆圆的泪痕被阳光一晒,逐渐的单薄,而后便再也瞧不见了。
松柏树下,自有凉荫。山门殿即寺庙大门,一般称为“三门”,通常是一座带有三个洞口的牌楼式建筑,中间为正门,左、右各为一个稍小的洞口。这三门象征佛教的“三解脱门”,即空门、无相门、无作门。人们常说“身入空门”,是指进入寺院大门大雄宝殿。
张媒婆眼前着那姑子引了小郎君进去,而后庙门复又关上。她看着斑驳的庙门,心绪又回到了绿珠身上。
庙门前的松柏,苍松翠柏,不知经年种下,张媒婆抬头瞧着,那松柏枝叶,遮天蔽日。
“檀越且随姑子进去。”
张媒婆收回目光,眼前立着的正是方才引着小郎君进门的姑子。她点了点头,随着姑子上了青砖铺就的台阶,跨过门槛,进了庙门。
门外松柏郁郁葱葱,一进门霎时鸟语花香,别有天地。
同前头的庙宇一般,一进门便能瞧见大雄宝殿,不同前院雄壮巍峨的。这后院的大雄宝殿颇有几分秀丽婉约的韵味,许是因为大殿门口摆放着的丛丛簇簇姿态各异的菊花,白的像雪,绿的如玉,粉的好似一片云霞。
张媒婆看了一圈儿,并没有瞧见小郎君的身影,只透过青烟缭绕的香炉,隐约能瞧见大殿里头似有人影晃动。
“檀越且随姑子来。”那姑子引着张媒婆绕过大殿,顺着大殿旁的侧门进了后院。
后院又有殿门,入门有一院落,院落东为祖堂,西为禅堂,中为弥陀殿,那姑子引着张媒婆去了西边禅堂,捡着最南边的那一间,撩开门帘子,引着张媒婆进了屋。
张媒婆打眼一瞧,在禅堂的中间有一佛龛,供奉药师佛。佛龛和“圣僧”周围有一处宽敞的空地,作为行香用,禅堂的两端分别有椿凳。另外,在前壁的门侧有一个香案,案上放着引磬、木鱼,又有个插花的瓷瓶,里头斜插一束黄澄澄的菊花。
那姑子安置了张媒婆,便悄无声息的退了出去,张媒婆只坐在椿凳上,看着那黄澄澄的菊花入神。
辜负却桃娇柳嫩三春景,捱尽了菊老荷枯几度秋。
秋日里,天高云阔,京中诸坊,莫之与比的平康坊,这里的酒肆随处可见,很多都由胡人所开,这里美酒荟萃,五花八门,千种百味。
夏蝉趴在柜台上,纤长的手指拨弄着算盘,正入神间,听到小厮过来禀报。“姑娘,他们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