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片大小的白玉蒸糕,瓷盘里头一共有五块儿,还有一块儿在辛姨娘手上。
辛姨娘又咬了一口,那白玉蒸糕如鲠在喉,上不得下不去,她艰难的咽了下去,口中说道:“这白玉蒸糕既然是老夫人的心意,奴家自然要吃完才是,不过奴家方才用了早膳,这会子功夫倒也不饿。不如就把这蒸糕放在此处,奴家吃完了,再去陪着老夫人说话。”
“老夫人一番心意,奴家倒是没有瞧见过老夫人对何人这般上心的。”婆子抬了抬眼皮子。
“奴家心里头明白,老夫人的心意那更是让旁人修都修不来的福分。”辛姨娘接口道:“不过是奴家本就脾胃虚弱,此番实在是吃不下这白玉蒸糕……”
“姨娘切莫难为奴婢。”婆子面无表情道。
辛姨娘眼看此事没有转寰的余地,于是勉为其难道:“嬷嬷不必为难,这白玉蒸糕既然是老夫人的一片心意,奴家自然不会辜负。”
再说集市之上,最为喧闹之处,小郎君跳下马车,凑近了宋如是,口中笑吟吟的说道:“这位郎君瞧起来甚是面善,不知在何处见过?”
宋如是看着小郎君,不由好笑道:“我瞧着郎君也觉得面善,不知在何处见过?”
小郎君听到宋如是这般说辞,觉得有趣,“那咱们究竟在何处见过?”
“郎君可曾出过城?”宋如是问道。
“小爷时常出城,可是城外不过那几处玩乐之处……”小郎君思忖道:“莫不是在那花船上?”小郎君看着宋如是的模样,陷入了沉思之中。
“并非在花船之上……”宋如是摇头道。
“莫非是在尼姑庵?”小郎君又猜测道。
“并非在尼姑庵……”宋如是再摇头道。
“总不至于在道观?”小郎君挑眉道。
“就在这西市之中。”宋如是摇了摇头,口中回道。
小郎君想了一圈儿,倒也不记得曾经见过这般人物,于是便顺势凑到宋如是脸前头,口中笑道:“你这小郎君模样实在俊俏,小爷倒不知这街坊之中还有这等人物。”
那厢石娘被张媒婆扯到墙根儿底下,俩人窃窃私语说的正起劲儿,宋如是看着小郎君,突地一笑,“小郎君可知一人,那人容貌极为出众,就在城外。”
“何人?”小郎君急声道。
“那人就在城外。”宋如是笑道。
石娘在墙根儿底下听着张媒婆说那二郎家的情形,不由得起了高腔,“这二郎瞧起来人模人样的,结果背地里竟然这般不要脸。”
“这血气方刚的男人,哪一个不是这样?”张媒婆了然道:“何况那黄丫头的模样也着实俊俏,她又是个能说会道的自然讨男人喜欢。”
“那这又算是怎么一回事……”石娘皱着眉头说道:“镇日里过来找春花,又是一副情种的模样,奴婢倒当他是个痴心的,哪里知道还有这般的腌臜事情。”
“这起子的事情,谁又能说得准呢。”张媒婆叹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