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记一职?
这个职位有些出乎方智的预料,明朝的书记主要负责记录和誊写文字,对做事人的文化要求不高,而他可是凭实力考上了进士。
如果没有遭遇北京之变,如果新认的主上郭臻不是曾经的大明状元,方智必会拂袖而去,作为闻名江南的‘复兴社四公子’,他有这个底气和傲气。
可这次北京之变既给了方智无尽痛苦,也给了他成长的锐变,只见他笑着回道:“大人,这事我做,这三月间,我要过饭,从过贼,还有什么事不能做!”
方智的回答让郭臻很满意,为了消除方智可能存在的芥蒂,他对方智说道:“密之,我麾下还有一个进士之才,他在义军中待了五年,现在是我麾下最得力的幕僚!”
方智闻言一愣,随即饶有兴趣地问道:“不知这位先生现在在何处?”
“王主簿现在在南京。”
“在南京啊,真想见一见这位王主簿!”
“莫急,有机会的。”
“嗯,那我先去找杨总管了。”
“去吧!”
方智刚离开郭臻的书房没多久,林虎便进来向郭臻禀报:“大人,王主簿回来了。”
真是禁不住念叨啊,王逝前些天就说过要回来,没想到恰巧赶到此刻。
方智出去的时候与正进门的王逝打了个照面,不免多看了几眼,他只在顺贼中待一个多月,就感觉每天像在油锅中煎熬,眼前这位王主簿竟然在义军中待过五年,这份隐忍真是……
“拜见大人!”王逝进入书房,自己寻了个位置坐下。
“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郭臻好奇问道。
“我留在南京已起不到什么作用,不如早点回来,免得看着那帮鸟人生气。”
“南京诸公又做了啥事让你如何愤慨?”
“太无耻了,实在太无耻了!”王逝义愤填膺,说着说着自己突然笑了起来,叹息一声道:“其实他们也没办法。”
“朝议定策为“联虏灭寇”,不是群臣都看不出来东虏的威胁,但总不能连先皇的仇都不报吧,东虏还在打着为先皇报仇的旗号呢!”
“兵科给事中陈珑说了一句不同看法,差点被人骂死,如今左懋已经领着使团往北京去了,朝臣都有和东虏分治南北的想法。”
“大人,你说他们无不无耻?”
郭臻点头应道:“自然无耻!”
王逝面露悲愤之色:“他们的无耻还不止如此呢,内阁首辅马英现在开始卖官了,官府属吏五百两,县级官员五千两起,府级官员一万两起,连总兵、巡抚也有价。”
悲愤之余,王逝又叹息道:“马英虽然贪婪,但也是被军镇逼的,大人你还算收敛的。”
“江北四镇,每镇五万人的饷银,已经发到这个月了,但他们还在催,左玉所部马英给了十万人的饷银,但左玉仍不满足。”
“谁当家谁知道其中的难处,不卖官,只能加征民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