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府的时候,杨凯小声提醒郭臻道:“姑爷,府中来了很多客人,等会见面时,记得慎言!”
郭臻点头答应道:“杨千总放心,我知道该怎么做!”
京城的水很深,郭臻心里很清楚,他现在说的每一句话都可能被当做徐弘基的看法。
徐弘基的府邸有些陈旧,郭臻才刚踏过府门,就能听到里面有吵吵闹闹的声音。
“要是和东虏议和,那我等岂不是和秦桧无异?”
“可东虏悍勇难缠,继续拖下去,先不说京师有被攻破的危险,单说京畿地带将会被东虏折腾成一片白地。”
“此言差矣,东虏虽然悍勇,但我大明勤王兵马也不弱,现在徐总督已调兵过来,必定可以在短时间内将东虏驱逐出境。”
“不错,徐总督领兵以来,少有败绩,这次定能力挽狂澜!”
……
杨凯一边往里走,一边解释道:“这些都是总督大人的朋友,听说总督大人要进京面圣,这几天一直在这里聚会等候。”
郭臻点点头,新党势微,徐弘基如今在朝中怕也没什么得力的朋友吧。
杨凯和郭臻刚进入客厅,一个大胡子便迎了上来,拦住杨凯问道:“徐总督进城了吗?”
“总督大人进城了,现在去了兵部!”杨凯施礼回应,然后指着郭臻介绍道:“这是总督大人的爱婿郭臻,现任大同副总兵,与总督大人同时入城的。”
接着,杨凯又指着大胡子向郭臻介绍道说:“这位是翰林院杨编修,现任太子讲官。”
“见过杨编修!”郭臻知道人多礼不怪的道理。
杨麟虽然是文人,但行事粗豪,还了一礼后,用好奇的眼光上下大量郭臻:“你当初不好好在翰林院任事,为何偷偷出塞?”
“其中原委不方便透露,还请杨编修见谅!”郭臻面无表情地回了一句。
杨麟见郭臻不答,眉头不由一皱,又掉过头来问杨凯:“徐总督什么时候能回来?”
“这个小人就不清楚了!”杨凯应了一句,随后似乎想到了什么,又补充道:“不过,总督大人明早要去面圣,今晚一定能赶回来。”
“今晚会回来就好!”杨麟笑了笑,然后回到座位,和几个文士闲聊起来。
没过多久,客厅内恢复乱哄哄的状态,郭臻这才知道这些文士疯起来比军中粗鲁的将士差不了多少。
杨凯安排郭臻往旁边的厢房休息,郭臻侧着耳朵把这些人的吵闹声听的明白,原来,朝廷确实有和清军议和的打算,北京城内已经传的沸沸扬扬,这些人正是反对议和的朝官,先到徐弘基这里讨主意来了。
兵临城下的议和,大明不大出血,满清可能答应吗?
郭臻心中冷笑!
之后这些人还提到,兵部尚书田观把当年与土默特部议和互市的事拉出来类比。
田观这厮还真有想法,先在谋划“四正六隅”征剿流贼,加饷征兵,现在又想与黄台基议和。
手中一张底牌都没有,怎么议和?
当年大明与土默特议和也是因为阿勒坦汗的孙子投明,利用归化的汉奴李恢与蒙古贵族之间的矛盾才得以成功。
“真要议和也得先把东虏大军赶出塞啊!”郭臻心中暗暗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