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我在和县也有一年多了,却发现顾大人跟别人口中的不太一样。比如他是山东府人,却一点山东口音都没有,比如别人都说他孝顺,他却在和县任上十余年未曾回过老家,再比如他出身书香门第,家境并不算差,平日里却十分节俭,有一次我看到他的袜子上补了块补丁还在穿着。
还有,你说他不争权夺利,这倒是真的,有什么露脸的事都让给下属去,可是你若说他是心系百姓吧,他却也没有对公事多上心,只是不出大错罢了。
我总感觉他好像故意要留在那个穷乡僻壤的和县似的,这不是太奇怪了吗?”
明耀的眉头不由得紧紧皱起,若有所思地说:“听你这样说来,还真是挺奇怪的。争权夺利固然不好,可是顾大人才三十多岁,和县又不是什么繁华富庶之地,他守在那里图什么呀。”
是啊,是人总有私欲,喜欢美食美景美人,这几样和县一样都不占,顾大人却像格外眷恋那个地方似的,做了十来年县令都不给自已找个机会换个地方,以顾家的财力人脉来说,让他升官也许做不到,换个条件好一点的县城应该还是可以的。
小厮进来请示二人在何处吃饭,二人也就把这个话放下了,只是明耀晚上回到后宅,还是忍不住跟欢喜提了两句。
欢喜摸着下巴想了想,“本宫也想不出是什么道理,不过‘事出反常必为妖’,你让裴大人回去之后多留心些吧,这个顾大人只怕不简单。”
提起裴彦回和县,明耀想起另外一件事来,压低声音在欢喜耳边说:“太子殿下用药也有一个月了吧,公主进宫的时候可有看出他的气色什么的,可有好上一些?”
欢喜沉默了一下,“气色什么的倒是没看出来,不过嫂嫂正私下挑选贵女进宫给太子哥哥充盈内宅呢。”
明耀也感觉这个话题有点尴尬,随便找了个话题跟欢喜闲聊几句,就相拥着睡下了。
一个月以后,善堂的案子总算审结了,小兄妹两个也得以回乡,欢喜特意派了家里一个婆子和两个侍卫,一路送他们两个回去,并嘱咐婆子,看着小兄妹家里有什么不妥的地方,务必要帮他们都处理好了。
小兄妹两个离京那天,欢喜没有亲自去送,男孩子拉着妹妹朝着城内的方向给欢喜磕了三个响头,跟着婆子登车远行。
婆子去了三个月才回来,向欢喜复命后从怀里取出一封信递了上去,“这是管家小哥儿给公主的信,老奴怕弄丢了,一路上都没敢离身。”
小红接过来递给欢喜,欢喜当场就打开看了,渐渐露出笑脸,对眼巴巴地看着她的小红说:“原来那孩子叫管重,他的妹妹叫管慧,都是很好听的名字。信上还说要谢谢你。”
小红脸上露出欣喜的表情,“真是懂事的孩子,是公主救了他们,和善堂里那些可怜的孩子,奴婢并没有做什么,可不敢当他的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