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小住几日神兵退邪(2 / 2)

夫人此时扬了扬她那块从不离手的白色丝帕,“哎呀,就是你大哥的那杆铁枪啊。”

“铁枪?”徐春儿听到这句话后若有所思,她想起那天晚上谷怀安在树林里对她说的那句话:“那当然!大哥我手中的这杆铁枪,名叫‘万阳兵锋’,乃是开封府外朱仙镇,八方铁匠聚万兵之锋铸为一枪,神鬼惧之!”

陈员外继续说道:“所以啊,我有一事同你商量。你看,能不能把这杆铁枪卖给我,多少钱我都愿意出!”

徐春儿随即摆了摆手:“不可以不可以,我做不了主,再说那是我大哥的兵器,如同手足兄弟一般,他估计也不会卖给你的。”

陈员外叹了一口气,惋惜道:“那真是太可惜了不过没关系,那你们两个就在我家里多住几日,驱驱邪!”

在这里有吃有喝,还能洗澡换衣服,何乐而不为?徐春儿不假思索地回道:“这个倒是可以,我替我大哥答应你啦!”

“呵呵。”夫人用丝帕捂住嘴温柔一笑,陈员外也露出了憨态可掬的笑容。

-------------------------------------

夜深人静,微风徐徐,天上一轮皎白的明月孤独地挂着。

徐春儿没有睡去,而是一个人坐在客房前的阶梯上,双手托着腮帮,仰望着那一轮明月。周围很安静,只有一个个飞舞的萤火虫在陪着她。

虽然是一个小孩,但是此刻她的心里却思绪万千。大抵是父亲的下落和今后的路,偶尔也回忆一下过去锦衣玉食的生活。她是一个没有家乡的人,从她有记忆起,自己就住在京师,高高的院墙、抬头就能看见的四四方方的天空,那一间小小的闺房,以及父亲的教诲与关心,对于她来说就是家。“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月光静静地照在地上,就像银白色的涓涓细流,带着一股莫名的乡愁,流淌进徐春儿年幼的心里。

“爹,你究竟在哪里啊?”徐春儿独自呢喃着,两个泪滴从眼角缓缓划落。

说完,她从怀里再一次掏出了那一枚小小的虎头玉簪,这个东西是父亲徐仲叔留给她的念想,看着它就好像能看见父亲熟悉的脸庞,耳畔似乎还能传来父亲熟悉的叮咛。

“中书有玉虎,藏金万万五”徐春儿无意间念出了这首荒唐的“玉虎谣”,万般的无奈的苦楚即刻涌上了心头。

“挥刀斩玉雕,八方来谏,四海来朝,天下九州任逍遥。”此时,一个女人的声音突然从徐春儿背后传来,接上了她没有念完的童谣。

听到有人来了,徐春儿赶忙将虎头玉簪藏进怀里。回头一看,言者正是温文尔雅的员外夫人,此时她只穿着贴身的衣物,手里端着一个蜡烛,缓缓朝徐春儿地走了过来,脸上堆满了笑意。

“怎么不睡觉,一个人坐在这里唱童谣?”员外夫人一边问道,一边将蜡烛放在了两人中间的空地上,和徐春儿一样坐在了台阶上。

徐春儿擦了擦眼泪,强撑起一丝微笑,道:“我睡不着。”

夫人温柔问道:“怎么了,有心事?”

徐春儿满脸笑意,摇了摇头道:“没有,只是太热了。”

细心的员外夫人借着微弱的烛光,看见了徐春儿脸上未干的泪痕。她瞬间明白了,眼前的这个孩子,只是在用笑容来掩饰自己的悲伤。

她轻轻地摸了摸徐春儿的头,像一个年轻的母亲一样,关怀地问道:“没事儿的,这里只有我们两个人,你要是有什么不开心的事儿,可以说给我听听,说出来或许就好受了。”

徐春儿对于自己的母亲没有太多的印象,在她五岁时母亲就已经离开了人世。员外夫人虽然只是一个二十六七岁的女人,但是此时她言行举止都透露着一丝母亲的温暖,这股温暖让徐春儿慢慢地卸下了自己的伪装,好像眼前的这个年轻的女人真的就是自己的妈妈一样。

徐春儿没有说话,她将头埋进了员外夫人的怀里,放肆地哭了起来。她也不敢多说,保护好自己的秘密对任何人来说都是好的。

员外夫人也没有说话,只是轻轻拍着徐春儿的背安慰她,好像徐春儿就是她的女儿一样,所有的心思和忧愁她都懂,并不需要太多的语言。

“哭吧,哭出来就会好受了。”虽然不知道徐春儿经历过什么,但是员外夫人心里清楚,她只是一个需要安慰和依靠的孩子。

那一轮明月仍然静静挂着,恬静的夜晚里,只听得见悠然的虫鸣和二人的呢喃低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