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各家掌门离去之后,白渊便和玄禛一同入宫去面见李世民。
太和宫内,李世民屏退左右,三人坐在一起。就见李世民一脸惊诧的看着白渊道:“老师欲让朝廷负担这道家学宫之费用?”白渊点点头道:“不错,但也非朝廷负担全部,那些道家门派亦会出上一部分。”即便如此,李世民仍是有些犹疑的道:“老师可知这是何等大的一笔开销,如今朝廷上下需要花钱的地方不在少数。建此学宫又与朝政无益,恐怕朝中大臣们不会同意啊。”
白渊道:“你可知晓如今遍布天下的神道对于百姓的益处?”李世民点点头,作为作为当朝天子,他可赦封神灵,对于神灵自有管辖之权,自是知道自神道兴起之后的好处。就听李世民道:“自神道兴起之后,神道法网监察天下,不论是民间不法之事还是官员间作奸犯科之举都大幅减少,而且各地神灵都可调节气候,若无大事,各地均是风调雨顺,自古未有此等盛世。但这与道家学宫有什么关系?”
白渊道:“你须知,神灵可做之事,修行之士亦可为之,而有些事会比神灵做得更好。”李世民有些惊讶的问道:“老师是想让朝廷招收这些人为官,为朝廷效力,这恐怕不好办吧?”也不怪李世民如此,自古以来,这等求仙问道之辈俱是隐居深山,不问世事,别说是入朝为官,就连在人世间行走的都在少数,虽说朝廷也供养了一些修行之士当作供奉,但这等人很是清高,等闲不会理会俗世,更不用说为治理地方出力了。
白渊却是一脸肯定的道:“便是如此。你当知,这些道家学宫的学子不同于那些被收录入门派的弟子,他们中的大多数都会因为根骨资质或是机缘等等问题,而会止步于修行路上的某处关隘难以存进。这些人是不会被那些道家门派看上的,那为何不将其招收入朝中,为国效力。”
李世民却是有些不认同的道:“正如老师所言,这些人注定难以有所成就,那将他们又能出多少力呢?”白渊摇摇头笑道:“千金买马骨之事不用我再多言,况且对于大多数的民间之事来说,并不需要多高深的修为就能解决。而且,这些学子都是由朝廷供养而成,难道使其认同朝廷,诞生为朝廷效力的想法很难吗?要知道,这些学子基本上大多数都是要自孩童时期便入学宫修习。”
听到这,李世民点点头道:“若是如此,此事倒是有可为之处。只是他们入朝之后该如何安排,现今的官员体系自是不行,难道要为他们再设一属衙不成?”白渊却是赞同道:“理当如此,朝廷之中当另立一衙门,只向皇帝负责,专司管理修行之人,等到日后,待其势力强大之后,未必不可将修行界也一并纳入麾下。至于这些人的官职,开始之时可以修为论高下,等到日后,则可将修为与功绩并重。”
“老师此言大善,既如此,那便唤作道录司如何?这主掌之人老师可愿屈就?”李世民问道。白渊却道:“可以,这些你自行决定就是。至于这主事之人,便有玄禛道长来便是,他如今受领国师之位,刚好没有什么具体事务在身,只有个统摄天下道门的名义,执掌这道录司再合适不过。”听白渊说的在理,李世民也点头同意,对着玄禛道:“既是如此,就有劳国师了。”玄禛连忙起身回礼道:“陛下言重了,此事贫道分内之事。只是那诸多道门是否会同意组建这道家学宫尚是未知之数啊?”玄禛却是说出自己的担心。
白渊却是淡淡的道:“放心吧,他们会同意的。”语气中却是不容置疑的坚定。
也正如白渊所料,数日之后,当日与会的诸多道家门派俱是再次携带各家典籍赶赴长安,即便是掌门未至,也是由门中德高望重之辈代替而来。毕竟此事说到底虽然对其门派有所损害,但也不是没有好处,更何况还有白渊这样一尊太乙金仙坐镇,权衡利弊之下,俱是同意了这个提议。至于携带典籍,毕竟还有编撰道藏之事,各门派对此事也是颇为上心。
而李世民也很快就在朝堂之上力排众议,通过了建立道录司及道家学宫的决议。在各门各派的襄助下,大唐各处的州府县城也俱都选好了地址,开始修建学宫。
而帝都之中,各家门派来人也在玄禛的带领下开始整理典籍编撰道藏。而白渊则是召集了诸多修为高深之辈,如张天师、洞明道人、守正道人等人开始推演他之前所言的入门奠基之法。其实凭借白渊如今的修为境界,想要写出这样一部功法来不过是轻而易举之事,只是一来这部功法的修习之人中,有不少将来都会拜入这些门派之中,故而若是与其传承之法不符,难免会影响后续的修行;至于第二点,却是白渊想要一览各家功法精妙,以补益自身道途,毕竟到了他这种境界,单纯的法力堆砌已经难有进益,对于道的感悟才是最重要的部分,而遍览百经便是很好的一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