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沙特,只准许过伊斯兰教的节日,不允许公开庆祝其他任何节日,譬如圣诞节、情人节等。沙特最盛大的节日是开斋节与宰牲节,穆斯林们通过这两个节日来庆贺并珍惜美好生活,用无限的祈祷,来纪念真主赐予的节日。
开斋节
伊斯兰教自有其历法,称为伊斯兰历,是以月球环绕地球的运行来计算,亦即是阴历。它没有调整与阳历的同步关系,每逢第九个月称为“莱麦丹”,就是教徒守斋的月份,每三年向前提早一个月,因此斋月有时在冬天出现,有时在夏天。在守斋月里,穆斯林在东方发白天亮前,要吃饱喝足,至太阳落山前,要禁止行房事,断绝一切饮食,也不能喝一口水,至傍晚时分才可以吃顿简单清淡的晚餐。如此这般要斋戒一个月满为止。
在斋月里使用的灯和食用的食物
待到教历10月1日,即斋戒期满,就是一年一度最隆重的节日开斋节。阿拉伯语称为“尔德菲图尔”节。开斋节的那天,家家户户早起打扫清洁,成年人个个都要沐浴净身,男女老少都要头梳整齐,换上自己喜爱的新衣服。每年的开斋节,沙特王国都会隆重地举国庆祝。世界各地的穆斯林来到麦加大清真寺进行祈祷。各地穆斯林则带上一个小毯毡,从东南西北,四面八方,汇集到各地的清真寺。当阿訇宣布会礼开始,信众便铺下毯子,脱下鞋子,面向圣地麦加古寺克尔白方向叩拜。这种会礼规模的庞大,形式的庄严,气氛的隆重,都令人惊叹不已。哪怕刮风下雨,他们也毫无畏惧,情绪仍很高涨。
盛大的宰牲节
在伊斯兰世界与开斋节同样隆重的还有古尔邦节,这两个节日一起与圣纪日被称为伊斯兰教的三大节日。“古尔邦”在阿拉伯语中称作“尔德古尔邦”,或称为“尔德阿祖哈”。“尔德”是节日的意思。“古尔邦”和“阿祖哈”都含有“牺牲”“献身”的意思,所以一般把这个节日叫“牺牲节”或“宰牲节”。古尔邦节在伊斯兰历每年12月10日即朝觐期的最后一天举行,以信众举行会礼、宰牛羊、聚餐为主要内容。
开斋节,人们穿上盛装来到麦加大清真寺进行盛大的欢庆。
按照传统的规矩,穆斯林宰牲节前,家家户户打扫卫生,制作各种甜点,炸油香、烤饼,做新衣裳,为过节日做好准备。到了过节这天,穆斯林们从清晨起沐浴更衣,再到清真寺做礼拜,上坟缅怀先人。从清真寺做完礼拜之后,即回到家里宰牲,煮肉做饭,施舍穷人,招待来宾。
宰牲的时间在伊斯兰教历12月10日、1日、12日这三天内均可。去朝觐的人要宰牲,不去朝觐待在家里,有条件的也要买来活羊宰牲,而且每年每人一只。买不起活羊的穷人家也得想办法弄点儿肉来打打“牙祭”。宰牲最好是肥而美的黑头白羊,其次是黄色、古铜色、棕色、斑白色和黑色。宰牲时不需要给屠宰者费用,剥下的皮也不能卖掉。宰牲后将肉分成三份,一份自食,一份散发贫穷的人,一份馈赠亲友。
独特的伊斯兰教育
伊斯兰教非常重视教育。教育是富裕后的沙特王国的头等大事。因为如果没有人才,再多的钱也只是个摆设。
从古兰经到高等教育
1932年,沙特王国初成立。在境内没有发现石油前,沙特贫穷落后,伊本沙特国王发起了普及正规化初级教育的计划,规定中、小学学制各为六年。全国只有几所简陋的小学,少有人能获得受教育的机会。在这些学校,也基本上局限于接受古兰经宗教知识,或培养一些基本的读写能力。传统的阿拉伯人认为,男孩子在经商中学会算账,女孩子只要学会做饭就可以了。在沙特的石油经济崛起后,政府认识到了没有人才的悲哀和尴尬。在开始石油经济建设时,众多的文盲产生了严重的后果。当国家有钱为人们购买现代化的设备时,许多东西却因为人们不会使用而抛弃。比如,如果一辆小汽车只是出现了一个故障,随后就被整车扔掉;如果卡车在路途中抛锚,司机便一走了之,车上的货物也不管了;一栋大楼完工后,吊车等设备也就不要了。培养国内人才,摆脱落后的面貌,是摆在沙特政府面前的首要任务。
沙特阿拉伯女子学校的女学生
早在费萨尔国王任汉志国王总代表时,就建立了一个教育司,拿出自己的钱鼓励教育,对优秀学生进行奖励。在石油财富的支持下,沙特政府制订了宏伟的初级、中级和高等教育计划,为国内所有人提供免费教育,保证每个人都平等地接受教育。1949年1950年,在费萨尔亲王支持和法赫德亲王的鼓励下,初级教育计划获得了很大进展,在检察总署下设了教育司。1952年,沙特全国共有306所小学。1953年,沙特王国成立了教育部,由法赫德亲王担任第一任教育大臣,教育事业开始蓬勃发展。1957年,沙特国王大学成立,它是沙特境内第一所现代大学,又称利雅得大学,成立时仅招收了21名大学生。1975年,沙特几乎平均三天建立一所学校,达到3497所。到了1985年,则平均一天建立一所学校。1988年1989年间,建成的小学有205所。沙特的初级教育主要分为小学教育和中学教育,各为六年。小学教育主要传授宗教知识和阿拉伯语语言,以及一般科学、社会学、艺术等知识。中学教育要教授全面的伊斯兰教知识和文化知识,也有文理分科。中等教育有师范教育、技术教育和扫盲教育等,中等师范学校分为男子师范学校和女子师范学校,这些学校都是男女分开教学。
沙特人早就意识到贫穷落后的根源在于教育的落后。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政府对教育拨款为73亿里亚尔,以后连年增长。在第三个五年计划期间教育投资达350亿美元,占全部计划拨款的16。2001年2月,沙特教育部拨款25亿里亚尔用于学校的扩建、维护和添加设备。2002年,沙特政府财政预算为普通教育、高等教育和劳动力技术培训拨款543亿里亚尔1448亿美元,新建345所各种学校,提供86万个男女教师职位。2003年,沙特政府财政预算在教育事业领域投入636亿里亚尔。如此大手笔的投资于教育事业,堪称举世罕有。如今的沙特人不再为没钱读书而烦恼。他们从幼儿园到大学的花费,政府几乎一手全包。不仅由国家提供书本、校服、午餐补贴、生活补贴,而且每月向1117岁的学生发放500里亚尔约134美元,每月向大学生每人发放约300美元的津贴,如果学习成绩优秀会有奖学金。在如此优越的政策支持下,沙特阿拉伯的教育事业得以迅速全面发展,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独特的女子教育
让女孩上学接受教育,在有着传统伊斯兰思想的人们看来,是件不大能理解的事。然而,一个孩子有没有文化,有多少文化,与其母亲的受教育程度有着很大的关联。1963年,当沙特第一所女子学校开办时,几百名学生家长甚至到王国的首都利雅得游行请愿,不希望家里的女孩子接受教育。政府一面派人劝说他们,一面动用警察保护女学生的安全。
上学路上的沙特阿拉伯学生
为了女子教育,沙特政府建立起独树一帜的颇具民族特色的女子教育体系。沙特的女子教育从女子初级和女子中级开始。最初,在众多院校里教授女学生的均是外国女教师。在20世纪80年代,沙特急需大量知识渊博的女博士以及训练有素的教师、讲师、教授、校长等各种女性高端人才,去取代女子学校众多院系的外国教师所占据的职位,以及充实基础教育、师范教育及其他高等教育,充实和加强一切可能工作的领域。大量事实证明,沙特政府对女子教育的投入,在最近30多年来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沙特女子也完全有机会接受各级教育,从事多种社会行业的工作。现在,沙特众多的家庭都愿把自己的女儿送去学校培养,她们可以有一技之长,在没有男人依靠时,可以担任工作,自己养活自己。
目前,全国有十多所女子学院。沙特国王大学以培养各方面高级人才为宗旨,尤以伊斯兰教教育占重要地位。古兰经等伊斯兰教经典是学校的必修课。其按照比例招收一定数量的女生,但与男生分区进行学习。阿卜杜拉国王大学,是沙特唯一一所男女可以共同上课的学校。在这里女性可以不穿黑袍,极端保守人士对此争议颇大,不过有关女子教育的事务均由女子教育总署管辖。
在铺有红色地毯的教室里,整齐地摆放着一排排桌椅,大学生们在为即将到来的考试作准备。在富庶的沙特阿拉伯,教育是免费的。
2009年,沙特阿拉伯高教部在利雅得北郊动工兴建一所女子大学。学校以已故沙特王国老祖母、著名女诗人诺拉拉赫曼公主命名诺拉公主大学。2011年,设施完备的一期工程完成,总建筑面积达300万平方米。该校建筑宏伟壮观,装饰装修精美,富有伊斯兰特色,配备了世界最先进的各项设备设施,其华丽的装饰和完备的现代化功能令人叹为观止。诺拉公主大学是阿卜杜拉国王推动的普及女子高等教育的重要成果,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规模和最现代化的女子大学。
课堂上的沙特阿拉伯学生
大学总共包括14个学院教学楼、管理机构办公楼、中央图书馆、学生和教职员公寓楼及别墅群、体育休闲中心、数据管理中心、300床位学校医院以及配餐、配电、供水等配套公用设施,可容纳6万人就读。值得一提的是,该校还专门修建了一条供校园内部使用的轻轨铁路系统,轻铁由意大利承包商设计和建设,全长12千米,覆盖校园各个主要停靠点,可以将全校师生迅速送至校园内各个角落。沙特女教育家卓哈拉法赫德公主说,新建的这所大学,将成为沙特全国女子教育与科研中心,让女性学者和各类科学家遍布全国所有科学研究领域。
诺拉公主大学的建成使沙特女性教育从高起点上向国际水平靠拢。如今,沙特女子教育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沙特阿拉伯的教育和就业体系将一如既往地在特定的环境下克服种种困难,继续扬帆前进。
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的结合
从沙漠上的游牧民族到现在的石油经济大国,沙特人依旧沿袭着祖先对马和骆驼的热爱。在拥有了豪华汽车之后,他们仍然喜欢骑在骆驼和马背上的感觉。那种优哉游哉、自由而散漫的境界,既锻炼了身体,又陶冶了情操。
传统竞技赛骆驼
马和骆驼,对阿拉伯游牧民族来说是主要的交通运输工具,其中尤以骆驼最为实用。在首都利雅得的郊区,有一个世界上最大的骆驼交易市场,即使现在有了汽车,骆驼仍然受到人们的喜爱,贝都因人是把骆驼当作家人来看待的。骆驼不仅能提供奶、肉、皮,帮助人们交通运输,还是人们安静听话的好伴侣。对于阿拉伯游牧民族来说,赛跑是驾驭骆驼的真谛。民间竞技赛骆驼,就成为深受阿拉伯人喜爱的传统运动之一。
骆驼赛的优胜者
赛骆驼是一种将竞技和观赏结合起来的体育赛事。骆驼给人的印象是安静、听话、沉稳,体形庞大的骆驼难免给人笨拙之感,事实上竞技场上的骆驼可谓健步如飞。用于赛跑的骆驼叫赛驼,它与一般肉驼的价格相差甚远。为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赛驼吃的都是最精细的食物,得到驯驼师的精心呵护。驯养赛驼要从小驼开始,2岁左右就让它参加比赛,4岁时参加大赛,6岁是赛驼的高峰年龄,由于培养一只赛驼很不容易,因而对于阿拉伯的王族来说,饲养比赛的骆驼,是一种财富的象征。赛骆驼的骑手,以少年居多,他们多数是骆驼主人雇用的。为什么要让少年当骑手,其原因在于他们比成年人体重轻,有利于骆驼奔跑。
沙特阿拉伯的赛马选手
赛骆驼自有一套时间和赛事规定,沙特的骆驼赛场每年都要举行比赛,有的大规模赛事会持续几个月。在沙特,观看骆驼比赛是免费的,如果遇上高级别大赛,人们会开着汽车从四面八方涌向赛场。因为比赛一般都在下午举行,所以看台坐西朝东,正对赛场起跑点,可以避免强烈的阳光刺激。看台像一个大检阅台,上下数十排座,分成几段,中段前排设有王族成员和高官专席。骆驼赛场相当大,有三四千米长。比赛前,参赛的骆驼挤成一群,待哨声一响,骆驼们就扬蹄狂奔起来,别看它们平时不紧不慢温文尔雅,一到赛道上就你追我赶,扬起漫天沙尘。据说,骆驼每小时可以跑60千米,跑动时,它们的姿态优雅而稳健,骑手在驼背上一起一伏。在距离终点约1000多米时,骑手会不停地鞭打骆驼加速前进,它们就撒腿狂奔,为争夺名次奋勇冲刺。此时,现场报道员在比赛中更是提高嗓门,拼命叫喊骆驼及其主人的名字,以渲染气氛,观众也兴高采烈。最后,得胜的骆驼主人会获得丰厚的奖金,赛驼还要接受赛会兽医检查,以确认是否使用过兴奋剂。
赛骆驼促进了沙特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以及与骆驼相关的附属产品的销售。比如在利雅得的骆驼集市,为喜欢骆驼的人创造了挑选优秀赛驼的机会。
除了赛骆驼,沙特人也喜欢举行赛马活动。首先,阿拉伯马是马的古老品种,拥有漂亮的外形、超高的智商、坚韧不拔的耐力,被世人称为世界上品种最好的马。阿拉伯半岛上最早的体育运动,就是赛马以及马术比赛。20世纪50年代,利雅得马术俱乐部成立,拥有著名的伊本沙特国王赛马场,也就是说自伊本沙特国王时期起,沙特阿拉伯的官员和民间就积极参与这项运动。
现代体育,以足球为乐
沙特人有着游牧民族的体格基因,高大而健壮,在沙漠的恶劣环境下沿袭的良好耐力使他们能胜任任何体育赛事的挑战。自20世纪70年代实施五年计划以来,沙特政府对各体育俱乐部的补贴共达36亿里亚尔。体育部门积极推动体育运动,设立并建造了一系列体育机构,大批运动场馆和设施,如运动场、体育中心、室内场馆、青年军营等,还定期举行各种运动会进行体育比赛,以提高国民身体素质。
“青年之家”是沙特富有特色的一个支持体育的机构,作为青年事业总局在1969年设置的一个机构,在其下现有20多个分支。每个“青年之家”都建有整套现代化运动场地和服务设施,如游泳池、小型运动场,以及放映室、娱乐场所和住宿设施,随时可以接待前来参加比赛或表演的外国体育代表团。沙特的每个青年都为自己的“青年之家”感到自豪。该机构在发展和支持全国范围的青年运动有着重要作用。另外,沙特还兴建有72个体育运动场所,其中有13座体育馆、6座国际体育场、一批游泳馆、5个人民运动广场、25个体育活动中心等。
沙特球员和泰国球员在足球场上的争夺
在利雅得、达曼、吉达等地建设的大型体育场,一般至少能容纳35万5万名观众。场内均建有室内篮球场、排球场、手球场、体操场、跆拳道场、田径场等。著名的利雅得法赫德国王国际体育场建造于1988年,是沙特阿拉伯最豪华、最先进的体育场,建筑面积达50万平方米,可容纳8万名观众。体育场采用坚固的支架结构建造,场顶承受力强,耐燃,遮风雨。该体育场还配套有先进的新闻报道、训练、医疗、休闲、餐饮等设施。另外,规模较小一些的有分散于各地的体育城、体育中心、体育馆,以及为数众多的民间运动场所、青年营地、体育俱乐部等,皆服务于沙特阿拉伯全民健身运动。
在泰国曼谷体育场的沙特阿拉伯足球队
在诸多体育运功项目中,足球是沙特人引以为傲的。在这个炎热的沙漠之国中,许多青年人都喜欢踢足球,他们不愁吃穿用,完全把足球当作兴趣爱好。沙特人喜欢巴西足球的技术风格,强调单兵作战的技术培养。20世纪80年代,在政府的支持下,大批巴西足球教练来到沙特各地的足球俱乐部执教,而沙特人的身体素质同巴西球员类似,他们灵活快速、柔韧性好,得以吸收到桑巴足球的精髓所在。在1984年,沙特阿拉伯国家足球队首次获得亚洲杯冠军,1988年、1994年、1996年3次夺得海湾地区杯赛冠军,1998年在卡塔尔阿拉伯杯赛获得冠军。这些战绩,使得沙特国家足球队成为亚洲足坛当之无愧的一流球队。
著名球员努尔于1978年出生在吉达,是地地道道的吉达人。努尔少年成名,但在2002年世界杯却遭受了生涯中的巨大挫折,沙特队以0:8惨败于德国队。在2010年的南非世界杯预选赛中,沙特队败给了巴林队,这是沙特队16年来第一次次无缘世界杯决赛圈。
事实上,沙特人对踢足球是以兴趣和快乐为目的的。他们根本不愁吃穿用度,作为中东最富有国家的足球队员,他们中的每位球员,几乎都拥有最炫酷的跑车、最豪华的房子。他们脑子里没有投资人或经理人的概念,只为自己而踢球,因乐趣而踢球。
沙特的音乐与舞蹈
阿拉伯半岛地区是世界音乐的摇篮,在沙特王国,其音乐和舞蹈形式有着伊斯兰艺术的独特之处。他们擅长传统的伊斯兰音乐,并伴随着音乐翩然起舞。
独特的伊斯兰音乐
阿拉伯半岛的音乐有着自己独特的民族特色,其历史可以追溯到6000年以前,也是许多现代乐器及音乐形态的起源地。阿拉伯地区音乐大致可分为古典、民俗与宗教音乐三种。早在前伊斯兰时期,半岛地区就流传着米兹哈尔、吉朗、柏尔布德等弦鸣乐器、气鸣乐器、膜鸣乐器以及匈鸠、吉拉吉等体鸣乐器。伊斯兰时期常用的乐器有乌德、卡依、拉巴卜、纳伊、纳加拉等,其中乌德是伊斯兰音乐中最有代表性的乐器。
人们围坐在一起,且歌且舞,气氛轻松而和谐。
伊斯兰音乐艺术的特色在于,它的节奏及旋律是不同的系统,是一种没有和音的单音音乐。在进行表演时,演奏者主要以单线主旋律为主展开各种伴奏,并重视演奏者即席表演。伊斯兰音乐主要以小型合奏团演奏为主,一名歌手与数名乐器手以独唱和乐器的演奏交替表演。歌手或乐器手负责引导旋律,节奏则由打击乐器负责,包括有框架鼓、钹、敲击用的木棒。歌词通常以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和赞颂真主以及先知穆罕默德为主。
几位年轻的沙特阿拉伯男子使用传统乐器进行演奏
流行的拉巴卜,有一弦和二弦两种,一弦多为说唱艺人自拉自唱,称“诗人拉巴卜”,二弦为歌唱伴奏,谓之“歌手拉巴卜”。纳伊是一种用竹管或苇管制成的竖笛,音色柔和,能奏出所特有的四分之三音,是阿拉伯音乐中最重要的吹奏乐器。纳加拉是一种碗形的单面鼓,两只一对,一般调成四度或五度,左侧是低音,发音为“多姆”,右侧是高音,发音为“台克”,它对构成阿拉伯音乐中复杂的节奏有着重要的作用。
阿拉伯音乐的节奏种类从9世纪时的8种增至现在的100多种。它们主要以鼓来表现,节奏的轻重拍分别以敲击鼓心的“多姆”和敲击鼓边的“台克”来表示。演奏家常常能以轻重相间、动静交错的多变节奏,体现乐曲的不同感情。
一位沙特男子手持佩刀进行舞蹈表演
粗犷豪放的伊斯兰舞蹈
沙特阿拉伯的音乐和舞蹈,主要见于民间的节日庆典、文娱活动和婚礼场合中。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同时进行音乐、舞蹈和歌唱,以烘托热闹的喜庆气氛。在公开场合,舞蹈多由男子表演,动作简单,节奏性强,舒缓而有力,体现勇敢慷慨的精神。民族舞蹈阿拉哈,是男子剑舞,由古贝都因人传统而来。舞蹈时鼓手打击出节奏,诗人吟唱诗句,跳舞的男子肩并肩舞动起来。高大威猛的男子手持长剑,迎风翩翩起舞,时而弯腰,时而挺胸,时而杀气腾腾,时而仰天长啸,长剑随着节拍在空中挥舞,合着节拍嘴里大声喊叫,尽显粗犷之美。
在沙特人的婚礼当夜,妇女和姑娘们围绕着新娘,一边挥舞手帕和扇子,一边唱着祝贺婚礼的歌曲。乐师一面敲击手鼓,发出“砰、嚓、砰嚓嚓”的铿锵鼓声,一面口中发出伴唱声。在穿阿拉伯大袍的领舞者的带领下,来宾们伴随着节奏的敲击声和阿拉伯传统音乐的旋律,踏着柔软的地毯,步调一致地前后左右相互对唱和对跳。其音乐旋律既快又急,声音也大,十分热闹。随后,舞者跳起显示男子汉刚健气概的剑舞。小孩们也边歌边舞,穿行于跳舞的人群之间。婚礼之夜在音乐声、歌声、口哨声中达到。
沙漠之国三宝
阿拉伯半岛上的沙漠之国有三样宝:一样是骆驼、一样是阿拉伯马,还有一样就是枣椰树。骆驼是沙特人的命根,阿拉伯马是马的古代祖先,枣椰树是沙特忠诚的卫士。
骆驼与阿拉伯马
公元前3500年,游牧民族贝都因人开始驯养骆驼,并把它当成交通工具。马固然是阿拉伯人最珍贵的家畜,骆驼却是最实用的。对于沙特人而言,如果没有骆驼,就无法在沙漠之中生存。如今,他们的坐骑换成了宝马、奔驰等世界顶级名牌汽车,坚忍的骆驼逐渐淡出了现代阿拉伯人的生活。但是在阿拉伯人看来,骆驼是一种帮助他们保留传统生活方式的象征,对于他们来说,骆驼是传承,更是记忆,已经融入了阿拉伯的民族基因。
利雅得骆驼市场,骆驼很受沙特人们的欢迎。
果实累累的枣椰树
一些阿拉伯国家有一种奇特的母骆驼选美大赛。来参赛的骆驼“美女们”披金挂银,男人们则对它们品头论足,不时有评委面对眼前的佳丽们称赞道:“太美了,太美了。”当地人对骆驼的珍视与热爱,溢于言表。
阿拉伯马,是除骆驼之外沙特人最珍视的家畜。养得起马的人家通常是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考古学发现,阿拉伯马最早源于4500年前,属于最古老的品种之一。阿拉伯马头形独特,尾巴高耸,容易被分辨,它们聪明、活跃,富有耐力。有历史记载表明,在公元前2500年,贝都因人就带着原始的阿拉伯马进入阿拉伯中部地区。贝都因人视它们为珍宝,经常带到居家帐篷中安置保护。
对贝都因人来说,阿拉伯马血统上的纯正非常重要。他们坚信遗传,认为不纯正的血统会污染其后裔。几百年来,贝都因人都以口传方式记下每匹阿拉伯马的血统,并禁止纯种与非纯种之间的配种。以阿拉伯雌马最为珍贵,阿拉伯马的系谱都是按母系来计算的。纯血阿拉伯马有“马中的皇族”之称。因为稀少,纯血阿拉伯马常常可遇不可求,一匹顶级的埃及纯血阿拉伯马最高叫价为1亿欧元。即使不是参加专业比赛的顶级良驹,一匹一般级别的阿拉伯好马,其身价也要顶上10辆宝马车。
头顶火脚踏水的枣椰树
穿行在沙漠里的阿拉伯商人,骆驼是他们不可或缺的伙伴。
阿拉伯人有一句谚语:“对敌人要像猛虎一样勇,对朋友要像椰枣一样甜。”一般人认为,沙特民族与国家的象征应该是石油,其实不然,枣椰树是其捍卫宗教信念的象征。沙特国徽的中心图案,就是一棵高大绿色的枣椰树,表示这个沙漠之国对绿色的向往。在他们眼中,枣椰树为吉祥树。到沙特人家中做客,热情的主人总是以椰枣招待。中国人对椰枣并不陌生,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进口过一种伊拉克蜜枣,味道相当甜,把它煮在粥里,连糖都不用放。没错,它就是阿拉伯半岛上普遍生长的枣椰树上的果子。据报道,经常食用椰枣的贝都因人,患癌症和心脏病的概率非常低。椰枣含糖量高,更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和矿物质。枣椰树溢出的汁液可直接或发酵后饮用。
枣椰树属棕榈科常绿乔木,喜欢高温低湿度气候,适宜在沙漠或半沙漠地带生长。它需要充足的阳光,也需要充足的水分,故有“头用火烧,脚用水泡”之说。其树干又细又高,挑着一个娇小的叶冠,就像一个身材颀长的女孩,披着一头蓬松的短发,显得优雅端庄,楚楚动人,给荒凉的西亚北非大漠地带平添几分生机。沙特的每家每户都会栽种枣椰树,他们说,“不种枣椰树,就要闹饥荒”,充分证明了沙特人对枣椰树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