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这两人似乎并没有什么交集,虽然同为九嫔,有什么宴会上两人都是隔得远远的。
岑清宴身为组织者,又肩负任务,早在宋昭仪来之前便对乔昭媛、吴修仪和百里充媛嘘寒问暖了一番。
其他两人还有些惶恐,只有百里充媛的父兄都是武将,自小是跟在哥哥屁股后面打架的,性子开朗直爽,和岑清宴聊得热火朝天。
聊到她的家乡,聊起了大漠孤烟、长河落日。
渐渐话题就歪到了战争上,百里充媛又重新提起七年前的扬州水役。
这场战役的结局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几乎是惨败,在当时可谓是震惊朝野。
熹平元年,扬州知州赵同书在上书的一封折子里详细描述了东南沿海百姓的生活状态和耕种方式。
因为土地贫瘠和气候潮热,此处的百姓生活十分艰苦。
除了这些,赵同书还列举了大量放开海禁的好处,百姓可以捕鱼为生、发展养殖业,还包括后续可以派使臣前往他国互通有等等。
先帝在位时,每年都会拨出大量的银子以训练水师。
每至年底,沿海知州都会递折子汇报训练成果,先帝便以此衡量当地第二年的水师经费。
裴太后记得,其中尤以南洋水师最为出色,经费也最多。
开海禁,本就是先帝遗志。
裴太后思量数日,在宣室殿召见了先帝留下的辅国大臣,与当时许兴学、裴松之、岑璋、江嗣昌等人商议放开海禁。
有人支持,亦有人反对,裴太后还是决定给扬州水师一个机会。
若不出问题,其他几处亦可效仿。
过程虽然曲折,但最终随着扬州三处口岸的打开,沿海渐渐繁荣了起来。
出海捕鱼的渔民、制船为生的匠人们又重新拾起了老本行。
时隔四十多载始弛海禁,在史册中被称为“熹平开关”。
熹平三年二月,海上出现了一支船队,是瀛岛派使臣前来请求互市,愿以本邦独有的蔬果、文化特产与梁国交换。
签订条约后,起初海市上有来有往,双方都得到了好处。
而后瀛岛以扩大互市规模为由,派出了更多的船只……
船只快靠岸时当地人才发现,上面装的根本不是货物,而是整整五千人的瀛岛水师。
熹平三年十一月,瀛岛派出水师攻打扬州,南洋水师匆忙上阵,不敌,城中百姓死伤数,惨遭劫掠。
裴太后调徐州八千驻军,任江嗣昌大元帅迎敌,耗时四个月夺回此前失陷的九郡。
弛禁本该是于民生有益的改制,却不想差点引狼入室。
此战惨败,以鲜血揭开了南洋水师虚假繁荣的面具,“熹平开关”也以失败告终。
扬州官署内上上下下一百多名官员,七人斩首,二十九人下狱,三十六人被罢官。
这件事从百里充媛的口中再听一遍,岑清宴不由得冷笑:
该说到底是地方官员腐败造成的,还是因为大梁举荐制度任人唯亲,皇室权力逐渐被世家架空呢?
先帝要训练水师,地方便伸手要钱。
几百万两白银流水一样拨出去,战船的内里用的却是烂木头,不知道银子又流进了谁的口袋?
只能说这些狗官死的一个都不冤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