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子不大,很快就到了罗叔老家。
房子是翻修过的,仿照江南水乡的样式用了青瓦盖成,四面环绕,正中有天井,一束束阳光落下来,照得院中亮堂堂的。
罗叔张罗着大家落座,一群人围满了院子,素日安静的庭院立马就喧闹起来。
一旁就是罗叔亲戚的房子,也是相似的风格,只是略大一些,挤不下的工作人员有的去了那里。
看起来比罗叔还要大上十几岁的老人,腿脚依旧利索,热心地招呼大家休息喝茶,脸上深深的褶痕,是岁月的痕迹。
这期节奏很慢,导演也没急着开机,和老人寒暄上了。
作为经验丰富的纪录片导演,她很擅长与人交流,从沟通的过程中发掘出值得记录的东西。这一点,倒是和身为作家的罗叔相似。
邻里的人几乎都认识,听说罗全昇回来了,而且还是回老家录节目,都好奇地围拢了来,很快,门口就是些看热闹的邻居。
从前罗叔和靳阿姨一回老家,几乎就少不了乡亲们送去的小菜什么的,这次赶上大家一起,更是大包小包,热情得让人有些难以招架。
打小在城市长大的几个年轻人,鲜少有这种经历,被好奇的乡亲们团团围住,唠起了家常。
“你们年轻人现在厉害哦,才毕业就坐办公室,时代好咯!”小周和小玲不好意思地笑了,指指一旁的阮予:“这位才厉害呢,在大学当教授。”
两人都是慢热的性子,一时招架不住大家的热情,只能把话题交给了一旁的阮予和温颜。
许是爷爷和这些老人年纪相仿的原因,阮予和大家交流起来没什么困难,何况还有温颜一脸甜甜的笑在旁边,气氛更是融洽。
一整个上午,大家都没任务,轻松得有些让人迷惑。
导演这回还真不是卖关子,这一期,她本意就是借大家的眼睛,向观众展示逃离城市的另一种退休生活。
几位稍年轻的阿姨自发组织了午餐,在河边凉亭里,长长的石桌上,菜一道道上来,挤满了当地人的热情。
嘉宾里除了温颜和阮予,小周和靳阿姨厨艺也很不,于是借着帮厨的机会,很快融入。
“这道酸菜鱼还是我教你们靳阿姨做的呢,现在都快超越我这个师傅了。”穿着件薄毛衣的阿姨显然是一群人的中心,在她的指挥下,厨房里一道道工序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她也是南方人,年轻的时候义反顾跟了男朋友北上,后来经历分手又结婚,最终还是选择了留在北方。上千公里的距离,在交通便利的如今,也许不算什么,但在当时,回一趟远在千里之外的老家,却着实不容易。所以,一道酸菜鱼,就是阿姨最记挂的家乡味。
“倒是没想到你们几个年轻人厨艺也这么好呢!”阿姨感叹。
几人没有一同下过厨,但也许因为前几期的相处,倒是挺默契。
一长桌的菜,不像餐厅里那么讲究精致,但分量很满,像小镇上的居民们一样,朴实华。温颜恨不得每道菜都能尝一尝,可惜肚子没那么能装,很快就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