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会儿,可不光樟树湾村,乡里、别的村里、县里对这一小片果林都非常关注呢。
这要是开了个好头,明年大批量上市也有了前路可循,到时候必然会有更多的村民也种上。
没准儿,别的村也会有人栽种。
这就是典型的以点带面。
这是最好的结果。
要是万一......
沈小霞拒绝深想这种万一,她这里没有万一,无论如何,手剥橙都要卖出去的。
她花费了这么多的心思精力,村民们这么辛勤劳苦,尽心尽力照顾起来的果林,保质个顶个的好,怎么可能卖不出好价钱呢?
炎炎盛夏转眼过去,秋风渐起,一层秋雨一层凉。
每天都要到果林里转悠一遍两遍的沈小霞,自然将果林的变化清清楚楚的看在了眼里。
青色的小果子一天比一天长大,然后不知道哪一天,突然就发现本来只有指头大小的小果子变得有拳头那么大了。
再然后,突然有一天阳光照耀下,就发现眼前的一个果子青色的果皮泛起了一抹橙黄,惊喜之余往果林中细细找去,会发现许多果子都染上了这一抹漂亮的颜色。
最后,仿佛一夜之间,所有的果子都成熟了!
那拳头大小的果子果形圆满柔和,黄澄澄的颜色饱满透亮,一个个悬挂枝头,在翠绿色的枝叶映衬下,散发着淡淡的诱人的橘香味。
嫁接的这四十亩手剥橙,终于迎来了第一个收获季。
摘下新鲜的果子,用手剥开果皮,掰开饱满的果肉,一瓣入口,果肉饱满多汁,甘甜清爽,回味无渣,众人尝了纷纷点头笑着称好。
“没错没错,就是这个味道!去年沈书记拿了几个给大伙儿尝,我也吃了一点儿,那个味道我一直都记得呢!太好吃了!”
大家听了都哈哈大笑起来。
“是好吃、是好吃,这橙子真不错哈!”
“嗯,特别甜!一点儿酸味都没有,也没有渣。”
“吃起来也方便,很容易就剥开了。”
“果子也好看,大大圆圆的,看着就喜庆!还有股香味儿。”
“......”
因为栽种手剥橙的人家很多,且许多眼下虽然没有栽种、但是却打算明年要栽种,所以说起这手剥橙来,大伙儿异口同声一致认同,纷纷称赞叫好,没有人说风凉话、酸话扫兴——那怕不是要挨骂的。
手剥橙已经收获了,接下来就是销售了。
沈小霞和村里许多人都发了朋友圈,淘宝商铺里也上架了,微信群里也发了。
之前春季旅游旺季的时候,沈小霞特意跟村民们交代了,能顺口问一问游客们留个联系方式的便留个联系方式,直接跟人家说等手剥橙成熟了可以方便告诉人家一声可以来采摘,若是有人有这意思的,自然便会留下联系方式。
若是不愿意,那就算了。
还别说,还真有不少游客留了联系方式。
于是这会儿也可以联系了,也不打扰人,给人在微信里发个群发消息就可以了。想来的、爱玩的自然会来。
效果还是有的。
沈小霞的大学同学、研究生同学、家人朋友们都很支持,纷纷下单。
一斤十块,网上销售以五斤、八斤为单位,如此好统计。跟同学朋友们也是一样。
郭衍自然第一个支持自己的女朋友,率先下了十份八斤的,三份寄回他家里,其他的寄到他们事务所。
沈小霞心里比橙子还要甜,她家男朋友很有家属的自觉性呢!
然后不知谁翻看快递单子的时候看到了,八卦了起来,于是承包了果林的几家都不肯收这个钱,笑呵呵的说道这是沈书记的对象这是自己人,自己人尝个鲜怎么能收钱呢?这可不地道,不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