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后传(1 / 2)

    英台派大概此生还是第一次和三大门合作, 很谦逊地把自己的名字放在了后一个。琅嬛的动作何其之快,在公告发出去的第二天,江松州各个琅嬛名下的书亭就开始售卖《千金》了, 并由点及面,不断扩大销路。

    ……

    钱塘。

    “我的姥姥,这是多长的队啊。”阙氏一个书亭管事清晨一开门就被吓到了,不必说,这肯定是来买《千金》的。

    阙氏小少主代理《千金》的部分渠道, 因此钱塘的速度几乎和琅嬛一样快。钱塘翡不琢的读者也很多, 但管事粗略判断了一下,这里面应该有不少都不是原先的书迷,而是被那个“后传”吸引过来的读者。

    其实她自己也对后传很感兴趣——向来都只听过书迷替一本书写外传、后传, 文修自己写的话,一般都是续作,还是头一回听说翡不琢这种附加在正文后面的形式。

    这次《后传》的说头一套一套的,每套书里都有十二张绣像,但里面会随机有一张有金墨描边,管事弄不清为什么要这样设置, 难不成读者还会因为这个再买一套吗?

    不过那绣像确实很吸引人, 管事看了,只觉得精美无比。和一般绣像小说不同, 这些人物是独立的一张张硬纸片,印刷仔细,且都有颜色, 淡雅清新, 给出的宣传简报上还特意说“可作为书签, 夹在纸页中使用”……

    啧, 只是换了个纸,顿时感觉用途都变多了。

    更别提那些舆图、人物小传……哪个读者不想多从文修那里了解一点自己喜欢的人物的消息?

    全套的价格比起一般的书册是贵了一些,但也没贵太多,看里面的新内容,多值。

    据说这些都是翡不琢先生的提议,先生在商业经上也颇有道行啊。

    管事喊了句“开售!”,等待的人们便立刻七嘴八舌地开口:

    “我来一套《千金》……”

    “买上下全册可以赠后传,是这样吧?”

    “我已经有一本上册了……哎呀,怎么封皮都变漂亮了!算了,买吧。”

    “老板娘,全套真的有赠册吗?……”

    书册流水一样地卖出去,读者们的问题数不胜数,管事忙成陀螺,说得口干舌燥,一上午过去,连水都没来得及喝一口。

    ……

    扬州。

    此地翡不琢的读者群体还没铺开,因此只在城中的两家书亭有售,一家琅嬛、一家别派的。

    能在头天赶来的,那都是忠实书迷了,乍一看队伍也排了百十人,颇为壮观。

    “这是哪家文修卖新书了?翡不琢,诶这不是那个……那个琅嬛的魁首?”

    有行人好奇驻足,看着书亭外贴的简报,“外传,嗬,还有绣像赠张?听起来真新鲜。”

    有些行人来了兴趣,便也排进了队伍里。大雅尤尚书风,有时候哪怕是没听过的文修,一时兴起买一本书回家也是正常的事。

    别的不说,这书封买回家摆着就赏心悦目。

    另一条街的书亭也是同样状况,队伍渐长,引人注目——姜三娘今日一上街,就注意到了这个不同。

    姜三娘今年十四岁,目前是琅嬛慈济堂的一名孤女。

    今日琅嬛小书院休沐,她便得空出去寻找活计。她的上一份活儿是书亭打杂的下手,但那书亭的老板娘说自己也要去做辑书修,便将书亭退了,新来的老板嫌弃她是只有十四,又是个女孩,便不与她续约。

    扬州城富裕,但像她这样的女孩子,还是很难找到活计。店主们收女伙计,都喜欢收家世清白的平民女子,而孤女一听上去就不稳定,且她还年岁这么小。

    姜三娘两年前第一次出门找活计的时候,只有一个男人说可以收她,让她干的活叫作什么“瘦马”……而她回去与堂主说了这件事后,堂主摸摸她的头,没说什么,但第二日便上报官府与玄灵阁,抄家伙去把那个男人以及他的同伙抓了起来。

    “在我大雅,还敢做这等营生!”

    姜三娘自此便知道这是个不好的东西,出门多了几分警惕。

    其实在慈济堂吃住从不短缺,但她却总是想多赚点钱——反正上学也没什么意思。她十五岁结业之后肯定是不再继续学的,不如早点找个谋生手段。

    她站在路边看了一会儿,摸了下怀里的自陈书,犹豫要不要去找书亭店主自荐。

    “阿娘,我想要的就是这个!”

    有个小姑娘扯着娘亲过来,兴奋地介绍。她娘亲说:“你现在才多点大,能看得懂字吗?”

    小姑娘:“但是这本书长得好看嘛——”

    那位娘亲看了一眼,忽然道:“咦,这文修好像是那个写《二小姐》的翡不琢……”

    她像是来了兴趣,思考片刻,便也带着小姑娘排进了长队里。

    翡不琢?

    姜三娘觉得这名字有点耳熟,但她向来不关注小说话本,对不上号。她看得有点羡慕那小女孩,不由得上前几步,贴着琉璃窗往里看。

    那本书装帧的确十分精美……不,她仔细一看,才发现那是两本,后面还夹着一本更薄的册子。三本用一道漂亮的镂空雕花腰封束了起来,封皮也与她见过的书不同,纸质偏硬,且十分光滑,似乎是可以防水的。

    封皮上有一个彩色的绣像仙子,只是那仙子不知为何,留着一头短发,看起来很怪异。

    姜三娘下意识摸了一下自己的头发——她十二岁刚来慈济堂时,头发也是这样的。

    鸨母将她养大,慈济堂却“威逼利诱”低价将这一批女孩子赎走了,于是鸨母便骂她们没良心。她不知道怎么做,就学着那些戏本子里唱的,将头发割还给她了。

    ……小孩子的想法真是难以揣度,现在要姜三娘说,她都不知道自己怎么会有这种匪夷所思的举动。当时堂主看见都被她惊呆了,后来进了慈济堂后,有很多人嘲笑她,说这是“罪人的头发”,然后被她挨个揍了回去。

    现在三年过去,头发已经长回来,但当时那种被议论的感觉还萦绕在她脑海里。

    这个书里的女主角,又是为什么要割发?

    姜三娘挪动到书摊前,翻了几页书亭老板用作展示的本子,看到女主角的名字叫“柳玉钗”。

    啊……她听过的。上个月慈济堂里戏班子来唱的《真假千金》,里面的那个仙子就叫这个。但是当时的戏里,这个真千金并非是短发。

    而且这些字,她几乎都能看懂,也能理解意思。真神奇,她在书院里总是学得最慢的那一个,入学太晚,很多东西都听得云山雾绕,也因此更讨厌听课,年纪不大就出来找活计。

    她从来没有喜欢过读书。但是……

    姜三娘看了看售价,意外地发现不算太高,但对于她来说还是有点贵价。她握紧了袖子里的荷包,心里挣扎了半晌,往后走排在了那对母女后面。

    这一排就是半个时辰

    队伍缓慢挪动,姜三娘忽然有点后悔,可又舍不得走。终于到她,书亭主惯例问:“你要什么?”

    姜三娘横下心,指向那本《千金登仙》,再点了点自己的喉咙,比了个手势,从荷包里数出钱来。

    书亭主愣了一下,很快把书递给她,心里不由闪过一句话:这么玉雪可爱的小姑娘,竟是个哑巴……

    ——这就是姜三娘时常被各个店主拒绝的另一个原因了。

    本来看她生得好看,做个小二之类的也不错,但不会说话,就只能打扫卫生,做做苦工了。而姜三娘不喜欢读书上学,很难说是不是也有哑巴的因素。

    虽然事实上,修炼的文字并不拘泥于形式,但民间会有一种说法,觉得哑、瞎、聋等是天生不被仓颉神和文仙亲近的证明,要不然怎么会比旁人少几种接触文字的办法呢?

    连那个鸨母都懒得教她写字,明明她为了让其他姑娘“卖的高价一点”,会教导一些诗书的。

    堂主三番五次劝她好好念书,姜三娘每次都充耳不闻,好像这样就可以说自己只是“不喜欢”,而非“不配学”。

    姜三娘抱着书跑开,心跳得咚咚响。她拆开了腰封,夹页里一张金色描边的绣像掉了出来。

    ——那短发的仙裙少女望着她,身后是金色云海,眼中是无边剑意。

    姜三娘摸了摸墨字,心神有些恍然。

    这么漂亮的书,是她的了。她买的第一本书,花了她好多钱啊……

    翡不琢。姜三娘在心里恶狠狠地想,如果不好看,以后就讨厌这个文修!

    *

    皖州绩溪,银杏楼。

    “道友,你的金纸是哪个角色?”

    “我是柳妹!哈哈哈哈,我一次就买到了!”

    “可恨,我已经有三张金纸都是剑客少年了……”

    “我想集齐十二张金绣像,有没有道友愿意交换的?出价我来买也行!”

    银杏楼的都是资深书友兼不差钱的豪客,他们在发现了金纸之后,立刻就兴奋起来,有不少人都立志要凑齐十二张。只可惜,现在有钱也没用,因为皖州许多书亭都已经卖脱销了。

    沈瑜下手快,一次性就买了三十本,幸运地凑齐了。金光闪闪的一排摆出来,分外壮观。他自豪地扇着扇子:“不瞒你说,其实我还有两张柳妹!”

    而后便享受地沐浴着众人艳羡的视线。

    沈若伊今日休沐,出了家门便直奔银杏楼:“哥!书买了吗?”

    沈瑜把书推给她,沈若伊便迫不及待地打开,连封皮都没来得及仔细看。她对正文了若指掌,直奔外传。

    三章外传,第一章就是正文结束的十几年之后了。

    开篇,剑阁的一群弟子们上课传纸条被抓包后,在静室里罚抄。他们抄着典籍,讨论起书里的“玉上神”来。

    “修界百年无人飞升,你们说玉上神在天上会不会无聊孤寂呀?”

    “夫子说不能议论玉上神,她都能听到。”

    “我听说,青环剑尊和玉上神曾经是姐妹呢!……但是我问父母,他们都不准我提这件事。”

    一上来,沈若伊便发现外传笔调要比正文欢快许多,有一种“回首来看往事轻松”的感觉。

    剑阁弟子们的对话简直能让她联想到自己在书院的日常,恍惚间,好像那个世界是真实存在的一般。

    “不是说玉上神无所不能吗?能不能给我把这道题做了……”

    “你想得美!你怎么不求玉上神给我们把书也抄了?”

    “抄自己的‘历史’吗?哈哈哈。玉上神那么优秀,肯定没被罚过。”

    当年的少女,如今已是课本上的英杰人物。

    沈若伊看得可乐,心想,柳玉钗也不是没被罚抄过书,你们把上神想得太不食人间烟火了。

    她不由得有种优越和满足感:看,我比你们了解柳妹!

    少年少女们偷偷非议上神,书抄了一半,又纷纷去看蚂蚁搬家了。但回来时,却忽然震惊地发现自己的书真的被抄完了,那道题旁边也写了解答过程!

    沈若伊眼睛一亮,柳妹是下凡了吗?翡不琢用先生这种方式切入,太有趣了!

    伴随着年轻人们的惊呼,外头的剑阁长老也从灵器中观察得出了这个结论:柳玉钗回人间了!

    这是她飞升以来第一次回人间,顿时半个修界都被惊动了。

    翡不琢的视角便回到了已经成为玉上神的柳玉钗身上。沈若伊先前看他人的角度,多少也觉得柳妹现在“不一样”了,但现在写柳玉钗的心理活动,她便又开心起来:不管如何,柳妹还是那个她,一直不曾变过!

    剑阁举办了隆重的迎接仪式,柳玉钗身形显现,朝曾经的师尊神女行了一礼。柳青环并没有出现,似乎是下山处理案件去了。

    被问及仙界如何,柳玉钗便微笑着比了个静默的手势:仙凡之别,不可言说。而后道:“此次,我只是回故乡看看。”

    柳玉钗只是随性而为,但她一句讲解一句指点,就被修士们奉为金科玉律。她如轻风,来去自如,可在旁人眼中已是高不可攀的上神。

    她解答一番疑难,便告别了师门。接下来都是日常化的段落,但沈若伊看得津津有味。

    只见柳玉钗一时兴起,化作小修士跟在了那群开头被罚抄的弟子后头,看着他们解决一起小案件,一路下山去。

    经由弟子们的碎碎念,一些正文里角色的结局也被穿插描写了进来,曾经的大热配角、柳玉钗的同窗们、各个门派的师长们……他们中有的已成眷属,有的则成了一方豪杰。

    弟子们还路过了柳氏门前。

    ——俗话说,富贵不还乡,犹如锦衣夜行,沈若伊承认自己就是很俗气,她想看柳氏落魄!

    果不其然,柳氏门楣已衰,柳青环入剑阁做了新的剑尊,但对外却再也不自称柳氏女。

    柳父当年抛弃发妻,前几年自己重病后也被续弦抛弃。续弦生活不如意,处处怨天尤人。

    柳玉钗去给柳青环的生母上了一炷香,叹息将自己被涂抹的木像收走,这位后母便如惊弓之鸟,跪地求仙人原谅。但柳玉钗却早已走了。

    剑阁弟子们继续破案,不料遇到了妖兽,应对艰难。眼看就要重伤,柳玉钗出手了!

    这妖兽在正文里柳玉钗也曾拼尽全力死战过,现在却只需拔出木簪轻轻一点。众弟子皆是满面震惊,没想到这个看起来柔柔弱弱的小修士竟有这么厉害?!

    尘埃散去后,他们再去找,却再也看不到人了。为首几人对视了一眼,喃喃:“这难道是……?”

    他们没敢直呼其名。

    ——好一个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沈若伊被搔到痒处,无比满足。

    她往后翻了翻,却只剩下一页了,不由可惜道:“哎呀!怎么都结束了!”

    再写个百来回她都爱看啊!

    这剩下一页的结尾处,柳玉钗又回了一次剑阁。她是隐藏了身形的,但却无意间与柳青环擦身而过。后者极其敏锐,猛然抬头,与虚空之处的她对上了视线。

    柳青环明明看不到她,却慢慢笑了。她说:“我会追上你的。”

    虽然还是一贯的具有压迫感的语调,可柳青环现在看起来却像个“人”了。

    柳玉钗也轻笑一声,消失在了空气中。

    后面便是白页,沈若伊心中涌上了一股怅然与不舍,她忽然意识到:这次是真的结束了。

    好像先生给她开辟了一扇窗,截取了一段柳玉钗的人生让她看过。她陪着她从低谷到高峰,之后便要告别了。

    “是不是很怅惘?”沈瑜摸摸妹妹的头发,“哎,我也是啊……不过收集完十二张金纸,我又觉得我好多了!”

    沈若伊:“……”

    什么金纸?

    她好奇地一看,而后顿时挪不开视线了。

    *

    灵犀玉网的书友会里,大部分人欢天喜地,少部分人愁云惨淡:

    【怎么这样!凭什么浙州就不卖,英台派,小门小户!琅嬛,吝啬!】

    【先生亲绘的舆图!好看的绣像!难道我只能梦中拥有了吗?】

    外传的文字内容在小雅间里都可以看见,但其他东西光是看可不能解馋。

    有人便积极寻求解决办法:

    【最近我没有空跑到江松州和皖州去,有没有哪位道友帮我留一本?下个月转卖给我……】

    【可有道友愿意从驿站寄给我?我先出路资的钱,我在叁青州。】

    会首沉吟片刻,道:【核算下来,浙州的道友人数还是比较多的,不如我们合资买,再让人统一寄到浙州?】

    【繁道友,你觉得如何?】

    严理繁猛地回过神:【嗯?】

    他看着那些浙州的成员们唉声叹气,不由得分出一点心神,有点心虚地摸了摸自己手边《千金》的书脊。

    ……当然,这并不是他自己买的,而是他辑书客的。

    辑书客认为,翡不琢这种形式非常之好,他们也可以效仿,并希望严理繁下本书出完结本的时候也写一个外传。

    他走的时候忘记了带走举例用的《千金》,严理繁便收起来了。

    严理繁刚刚一直在看那外传,心想那小丫头又搞这种花头!

    一不留神陷入了批判的思索当中,才错过了成员们的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