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来没得罪过他们,为什么他们好像不太喜欢我!”文哥儿忍不住跟丘濬嘀咕。
结果打开他的劄子一看,他弹劾的居然是“御膳里面有头发”!
人写得还很文雅,说是“是何穆若之容,忽睹鬈如之状”!
不过文哥儿还是挺敏锐的,他开开心心地陪着亲朋好友过完重阳节后就感觉有几个御史对自己的态度怪怪的。他傍晚溜达去找丘濬唠嗑,不免提到御史们的奇怪态度。
这个段落是图片段落,请访问正确的网站且关闭广告拦截功能并且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
只不过文哥儿年纪小,做事又风风火火的,大伙都觉得他的心态极有可能飘起来,便会盯他盯得紧一点。
这个段落是图片段落,请访问正确的网站且关闭广告拦截功能并且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
只不过都察院的人等啊等,等过了重阳节,都没等到太子给这个师弟安排什么传奉官当。倒是听说王小状元又组织了一次热热闹闹的登高活动,与会成员名单老长,在朝的在野的一应俱全,据说是新社成员趁机聚了个会。
只是盯了这么久却一无所获,御史们心里还是有点失望的,看向文哥儿的眼神可不就复杂无比吗?
这个段落是图片段落,请访问正确的网站且关闭广告拦截功能并且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
有个叫王平的被提拔为御史后一直没吭声,大家都觉得他在憋大招。
堂堂状元郎,官居六品的翰林修撰,放什么风筝爬什么树?!
王小状元年纪小,思虑不周全很正常!
宋朝御史台有个规定,凡是一百天没上书言事的就得罢为外官。
没得罪人的胆量最好还是别当御史了,硬上是会闹笑话的。
御史们其实也没什么坏心,就是按照常理稍微推断一下而已。
多骂几次,他就不敢乱来了!
岂有此理,真是岂有此理!
御史弹劾的第一梯队是勋贵外戚以及宦官,没事就要盯着他们骂几句冲业绩。
御史们又暗中打听了一轮,试图探究王小状元是不是趁机搞什么结党活动。
文哥儿哪里知道自己被都察院盯上了,每次遇上御史还总用羡慕的眼神看着人家,一副恨不得叛出翰林院投奔都察院的模样。
等他踩着百日线终于上书了,所有同僚忍不住齐齐出动去打探他讲了啥。
既然知晓御史是把自己当准业绩来盯梢,文哥儿也就不纠结了。反正他也不干啥坏事,随他们盯去吧!
别人收了学生,也就介绍给相熟的人认识认识,文哥儿这边倒好,直接拉到太子面前给太子当师弟去。
盯梢了文哥儿老长一段时间的御史们开始愤怒了。
第三梯队才是京官的作风问题,毕竟大家抬头不见低头见,没什么深仇大恨没必要撕破脸。说不准自己出了什么事,还得他们帮忙捞捞!
对哦,都察院也是要考核的,只有业绩达标的人才能入选巡按御史,威风凛凛地到地方上去“代天子巡狩”。
都察院都听说了这件事,开始进行暗中观察。要是文哥儿下一步是给这个学生谋差使,他们一准要弹劾这小子一本。
南宋有名的词人刘克庄写诗时都没忍住顺嘴嘲一句“膳有鬈如不必言”。
有时候看着他小小年纪身兼好几职、同时忙活好几件事,御史都觉得自己想拿他冲业绩实在有点过分了。这工作量大人都干不来,何况是个半大小子!
文哥儿道:“我只知道宋朝有‘弹发御史’,没想到我们大明的御史也会这样。”
第二梯队是武官和地方官,这些人在朝中没什么话语权,骂你就骂你了,有本事你就找朝中熟人给你辩白,没有熟人你就乖乖挨骂好了!
丘濬对都察院的作风倒是有所了解,给文哥儿分析道:“御史本来就是要闻风奏事的,你这么小便出尽风头,御史们盯上你很正常。”
可不就被世人嘲笑为“弹发御史”吗?
结果据知情人透露,王小状元陪弟弟妹妹以及谢家兄妹玩了一下午,并且英勇地爬树帮他未婚妻取回了卡在树上的风筝。
谁知道文哥儿看似浑身把柄,实际上平时什么出格事都不干?
真就是一点都不客气啊!
文哥儿听丘濬一分析,马上也明白是怎么回事。
原版未篡改内容请移至 醋。溜'儿,文\学#官!网。如已在,请,关闭广告拦截功能并且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