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粮价(2 / 2)

    巽羽楼的生意,自然很好的,不过有一点,倒是叫黎望有些在意。

    “你说巽羽楼最近,换了大米供应商?”

    “是啊,最近北方有些干旱,南方的粮食还未运到,米价便有些高,咱们从前合作的崔记漫天要价,我便做主换了章家,虽也比从前贵一些,但巽羽楼的饭价,还未调高。”

    其实这段时间,米价疯涨,已有许多小食肆提高了米饭的价格,虽也承诺会在米价下降后调回去,但难免也伤食客的心。

    巽羽楼还算撑得住,南星便没有因此调价。

    “调价一事,倒是不用,巽羽楼不靠卖米面馒头赚钱,况且米价虚高只是暂时的,你不调是正确的。”黎望夸赞完南星的管理,又问,“我听说,林记米铺也不错,主事的林员外善名在外,你为何选了章家,没选他家?”

    南星闻言,便实话实说道:“其实,最先开始的时候,我也考虑过林家米铺,但林家米铺的米吧,不太符合我们巽羽楼的需求。”

    “哦?”

    “林家米铺的米价,惯来是京中几家米铺中,价格最低的,普通百姓自然首选他家,所以他家的米,从来只有两种,价格都相对低廉,米的品质,其实不太好。”

    甚至他去考察的时候,还在粮仓里看到了许多陈米,好在管事的说,那些是用于无偿施粥的,并非对外售卖。

    巽羽楼虽然不是京中定价最高的酒楼,但从来不会以次充好,况且就像少爷说的那样,巽羽楼不是卖米面馒头的,所以南星宁可购入价格相对昂贵的香米,也不选便宜的。

    “既是如此,为何京中无人提起此事?”

    南星也不懂这些,只道:“许是吃惯了,便没觉得什么异常,再说价格低了一成,普通百姓也吃不出米的好坏,能填饱肚子,少花点钱,便是好的。”

    南星是苦过的,如果让他来选,他也会一直买林家的米。

    一分一厘虽然看着少,但积少成多,米又不是坏米,能吃饱就成了,要什么口感新鲜啊。再说陈米也是钱,林员外既然愿意拿陈米做善事,也是无私之人。

    若不是实在不符合巽羽楼的要求,南星绝对是首选林家的。

    “你说得不错,林员外还是挺有经商之道的。”但很可惜,这些并没有体现在账目上,和其他粮商同等价格购入新米,却以低一成销售给普通百姓,这少的一成,便是黎望口中的“倒贴”。

    这要是在丰收年份,倒还好,像是干旱水患粮食不丰的时候,那这个补贴的差价,可就大了。

    毕竟林员外善名远播,不取不义之财,但他可管不了其他人,若是到这等年份,其他粮商涨价平仓,他依旧故我,对外宣称只取运输费用。

    可古代劳力运输成本极高,米价如果卖不上价,哪里来的盈利?

    想到那几车被缴获的卤石,黎望觉得还挺有趣的。

    他这会儿,就非常好奇,林家到底有多少家底了。

    有些东西,你不去查,外表看着光鲜亮丽,看不出任何的毛病,但若是带着这人有问题的观念去查,就会觉得哪哪都不对劲。

    古代商人重利,素有逐利而居的评价,即便商家在江南已有儒商的称号,但该出手的时候,必然是以利益为先。

    林家的账目没有任何问题,有问题的,是林员外做买卖的方式。

    如果卤石的事情是真的,某种意义上来讲,林家米铺,就是一个“洗黑钱”的地方,更妙的是,这其中一部分的受益人还是京中百姓,这会儿即便爆出来,恐怕林员外的名声也不会臭到哪里去。

    甚至以他如今的善名来讲,说不定还有万民请愿。

    但卤石运送至京城可不容易,林家盘踞十年,就为了福泽京城百姓?黎望可不信,毕竟谁也不知道这些年到底有多少卤石入京,林家又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本来嘛,林家“白璧无瑕”,可偏偏吴家的事,闹了出来。

    “少爷,你在想什么?面色这般沉重?”

    黎望吃得已有些饱了,看到搁在一旁的食盒,便道:“我只是在想,这滩浑水,五爷把持不住,我恐怕,也做不得这弄潮儿。”

    感觉越往下,牵扯越多,这也就是包公敢查,要换其他任何一个人,黎望这会儿早就收拾东西回家了。

    毕竟走私卤石的事,跟他实在没多大关系,至于京中粮价,都维持五六年了,他也没什么想要出名翻云覆雨的功利性。而吴家的是,自有江湖人的解决手段。

    可怎么办呢,包公对他这么看好,黎望难得有些犹豫不决,这要是所有都牵扯出来,恐怕这年都要过不好了。

    他盯了食盒一会儿,最后拢上外衣,伸手提上食盒,才对南星道:“天色也晚了,今日路不好走,早些回去吧,我找包大人和公孙先生吃菜去。”

    南星:……少爷您借宿开封府,倒是住出了主人般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