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孙子》之要义就在于:“明仁义,使机权”六字。
……
随后时日,王忠嗣将平日所学倾囊相授。撒豆为兵,斩草为马,将古今战役逐一剖析,以战说法,道破玄机。
不仅如此,王忠嗣还将天下山川、地理气候、风土人情一一道来,让白复默记于心。
牢狱再不是一种束缚,方寸之间,壶中日月,白复受益良多。以兵家视野观天下,顿觉格局开阔,气魄恢弘。白复渐渐从一名剑客游侠、赳赳武夫,脱胎为兵家骨血、将帅虎种。
……
这一日,讲到《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古今胜败,一误而已。比如弈棋,一着失误,满盘皆输。”
王忠嗣道:“‘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
两军对峙,你要先安营扎寨、整束兵马,立于不败之地,等待对方失误。如果对方不失误,就一直熬下去,看谁粮草多。一旦对方沉不住气,露出破绽,有隙可乘,就要集中兵马,一击制胜,围而歼之。
敌人失误的时候,不要错过。敌人不失误呢?多方以误,想办法引诱他失误。”
白复点头赞道:“对,兵不厌诈。诡道应是兵法的核心吧?”
王忠嗣摇头,道:“孙子曰:‘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
先胜后战才是兵法的核心!”
“道、天、地、将、法”五事
“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七计
善战者通过对这五事七计的精密计算来决定是否发动战争。
经过周密的部署,获得优势地位,取得优势条件后,善战者才投入战斗,这样赢的胜算才大。
而很多将领莽撞粗鲁,一见敌军,冲上去就打,企图在战斗中捕捉战机,侥幸获胜。这样往往输的几率更大。
兵圣孙武子在兵书中反复强调战争准备,重视未雨绸缪的战前准备,重视战略、后勤补给、行军布阵、安营扎寨、军队士气、将帅管理水平等方面。在孙武子看来,这些战前准备好了,战斗就只是个瞬间的必然结果了。
先胜后战,取得压倒性优势的前提下作战,绝不心存侥幸,这就是兵圣之道。”
说的这里,白复忍不住插话道:“将军,你说的这是强国的兵法吧?弱国兵力羸弱,粮草不济,怎么会有压倒性的优势呢?弱小军队如何立于不败之地?”
王忠嗣笑道:“这是个好问题。兵圣之法不是强者的兵法,而是所有人的兵法。
弱小军队怎么能有压倒性优势?答案就是形成局部优势,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之战!消灭敌军有生力量,获取敌军辎重粮草,以战养战,侵略补给。”
白复恍然大悟。
王忠嗣继续讲道:“刚才纯讲战斗本身,兵圣孙武子视战争如弈棋,通盘考虑,不在乎黑白数子的绞杀,而在意棋局的型和势。胜利往往胜在战争这个棋盘之外。
兵圣孙武子强调的是实力,是双方的天时、地利、人才、国政、货殖、合纵连横的全面较量。
孙武子之胜,都是先胜于庙堂,而不是夺胜于战场。
轻视如歌如泣的战斗传奇,追求兵不血刃、未战先胜、不战而胜的胜利。
我大唐今日诸将皆在战场上求胜利,古之名将却在战场外求胜利。这就是猛将和兵家圣人的差别。
‘兵者,国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战争之残酷,远超乎人之想象。‘立不可怒而兴兵,将不可愠而致战’。真正的主帅不会因愤怒发动战争,不会为利益发动战争,不会为情怀发动战争,甚至不会为正义发动战争。
他发动战争只有一个原因:一定能打得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