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一百三十九 完结(2 / 2)

长安调 顾青姿 0 字 2022-01-04

谢奚见他谨慎,随口说:“那倒不是,h是我想见识见识江南盛景,他陪我来的。我一路走到这里,就来看看你。”

就算她只是顺路而已,陆益之也高兴。

请她进了书房,谢奚没带东西是一个人睡起来后散步到这里的,上午的时间,她有些不好意思说:“我什么都没带,东西都在客栈里。”

陆益之说:“不着急,那些不是朝夕能学会的。新稻正在准备了,若是能多两倍的收成,只要江南道今年都用新稻种,不出两年,江南两道就能恢复生机。”

他如今对庙堂上的云波诡谲一概不问,也不感兴趣。

他自小学的君子伦常、天子之威,后来那些信仰都崩塌了,那些书生道理,救不了乱世里的百姓,他见过那么多死亡,自己也曾身陷死境。活到如今,靠的是雀奴的道理,用雀奴的新稻种救了百姓。这很难说其中的纠葛。

只有一点,他心里清楚,对权势名利,他已经没了兴趣。

他空出时间邀请谢奚说:“午饭时间了,请你尝尝本地菜。”

谢奚也好奇,跟着他,两个人在街上踱步,他看着身侧的人,只觉得是恩赐,华能和她并肩走在一起。

谢奚还是一身男装,他领着她到了街上的小菜馆,本地菜味道清淡,店主大概认识他,笑说:“陆大人来了?”,语气都是熟稔。

他笑笑说:“今日招待朋友,你准备两个拿手菜吧。”

那人笑着吆喝:“大人放心了,我定招待好大人的朋友!”

谢奚听的笑起来,不由的和他说:“陆益之,我很喜欢你混迹在市井里的样子,满身烟火气。”

他听的笑起来。

谢奚在吴江县停留了将近两个月,新稻的病变、虫害记录陆陆续续给陆益之都写的差不多了,嫁接的果树和梨树都活了,最后在西葫芦上嫁接了西瓜,把陆益之唬的一愣一愣的。

等都存活了后,她要启程回长安了,阿武大婚,当朝太傅嫁女儿,崔程非要让大肆操办。谢奚要回去给阿武准备大婚。

这些时日她一直在推广新稻,并混迹在田里解决常见的秧苗病变和虫害。这几个月在南地也算是小有名气。

回长安之前陆益之来送她,将茶给她,温声说:“我知你爱茶,这是本地产的云雾,不是什么名茶,但是胜在味道回甘。我再也没什么可送你的了。”

他如今说话坦坦荡荡,一身清贫一身磊落。

谢奚突然听的眼热,他当得起君子二字。

陆益之,字文莘,为官数十载,躬先俭仆。得成帝褒奖,提拔辞而不受,一生只领末流七品县令之职,一生未成婚,致力农科,成帝年间,有善育种者,杂交稻产量极高,致使百姓富裕,一度路不拾遗,陆辗转各地传授农科嫁接技术、传播新稻种,所到之处,民生安乐。享年四十三岁,卒于任上,成帝赐号“清端”。

崔邺得封长安王,这封赏可比肩太子,崔邺并不领赏,只领了这空头衔,依旧住在崔敏隔壁的宅子里,且常年不在府中,领着夫人常年在外,封王后,他主导的工程,修建了长安自凉州的京西大道,修了将近十年,从此长安自凉州,上等马信使只需三日。桥梁、道路工程不计其数。农业得到了大力发展。

成帝在位期间,民生安乐,天下广纳贤才,朝中一派兴荣,经济繁荣达到了顶峰。

雍和十年,卢氏已经不年轻了,崔老太太还在,已经高寿,就是有些糊涂不怎么认识人了。

崔程也感怀他已过而立之年都无后,和卢氏说:“他胡闹,你也跟着他胡闹,子嗣是大事,怎么能由着他呢?”

卢氏淡淡说:“是柬之不能生。”

崔程惊愕的看着她,沉默了半晌,他自觉认为那是崔邺年少那场坠马造成的。

崔程眼可见的苍老了,对他也纵容了,私下里和崔鹏交代:“你五弟半生勤勉,这些年为民生奔走,只是命里少了子嗣,大概是祖宗罚我。百年之后,你们定要善待柬之。不能让他没有香火。”

崔鹏听的大惊,跪在地上泪涕涟涟。

崔敏已入朝,果真如崔邺说的那样,为人耿直,性格刚毅,在朝中威信极高。

崔程和卢氏感慨,柬之把他教的很好。

卢氏和他笑说,我这一生,最骄傲的就是生了两个出息的儿子,都可称一句君子端方,我的女儿一生都可无忧无虑。

雍和十年,谢奚大病了一场,这些年她一直不停,跟着崔邺奔走。

崔邺将她带回长安,只是寻常的流感,彻底击垮了她的身体,崔邺吓得几乎肝胆俱碎。这些年他们两个真的相依为命。其他人都已儿女成群,只有他们两个还是两个人。

没有办法,医疗和平均寿命是不可逆的。

谢奚看着崔邺整日皱着眉,她笑着安慰他:“呆的越久,你身上的王公贵族之气就越浓,我第一次见你的时候,你当时坐在客栈的大厅里,漫不经心的看着胡姬跳舞,特别的不羁,我第一眼就被你吸引了。”

崔邺握着她的手,有些哀伤的说:“只要你好了,我给你找一屋子的胡姬,你想看什么舞都可以。”

谢奚叹气:“我真的没事,你怎么就不信呢?我再难受几天,就好了。”

崔邺守着她门也不出,小辈们成群的来看他们,十年时间,他们已经成了长辈。

长安城里的故事更迭,他们也在慢慢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