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大捷 无论如何,云归是不会回来了(2 / 2)

郭信转身就走!

……

……

对驻扎在城外的大周军队来说,这原本是寻常的一天。

此前连破五城,士气大振。可赭城依然是那块最难啃的骨头,几个将军都做出判断,城中汉民恐怕真的无法救出。

这样情形中,大周军队怒意沉沉,却又无计可施。

他们怀着满腔愤懑完成又一天的叫阵。到了夜间睡下,却被一阵乱响吵醒。

再看城中,大周将士皆惊骇。

他们看到了城墙上的火光,看到有人坠于城下。摇曳光影之下,那些契丹人分明在相互厮杀?

这是发生了什么?

几人相互看看,无从知道结果。

现在要做什么?

大周将士们各自起身。这会儿再犹豫,那就是傻子!上天送下来的机会,契丹内乱,他们必须要紧紧抓住!

在不知道城中究竟什么情况的时候,大周军队加入了这场混战。

契丹人忙着互砍,一不留神,竟然真的大周士卒登上城墙。

他们再要阻拦,已经来不及了。

城门从内部大开,伴随着冲锋号角,大周军队再入赭城!

一夜喊杀震天,路面砖石尽被鲜血浸染。

到天亮时,一切稍稍平息。赵岳、侯杰等人站在城中,彼此看看,依然难以置信。

大周的最后一座城,被他们夺回来了。

一切来得太轻松,无怪他们恍惚。

不过紧接着,又有人来报。“羊圈”里救出多少汉民,多少契丹人被斩落城中……赵岳等人缓过神来,开始安排后续工作。

仍然藏匿在城中的契丹士卒要找出来杀掉,被折磨日久的汉民要好生安置。最后,最重要的,将战报八百里加急送回长安。

原本以为要再打一个冬天的战争,在最冷时节到来之前结束。天子大悦,在朝堂上提出赴边犒军之事。

如李如意所想,朝中的确有一些反对的声音。不过,最终还是没有说服皇帝。

皇帝说:“朕登基已有数载,却始终坐于长安。只观曲江之涛,未见胡天之雁。”

此言一出,朝臣们知道,自己是无法说服皇帝了。

时人仍算文武并重。下意识阻拦皇帝离开长安,是为天子安全计。可同样的,身为天子,若只坐于高堂,又要如何知晓民生之苦,百姓之忧?

既然边疆已然大捷,那放皇帝出去转转,也不是坏事。

不过,真的要现在去吗?

正想着,皇帝又开口,语气中甚至有些许怀恋。

他说:“朕从前听闻,胡天八月飞雪,与长安气候迥然不同。”

诸臣听着,心中麻木,想:看来皇帝真是憋闷久了。得,那就准备走吧。

话虽如此,可真要出发,仍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最后,浩浩荡荡的队伍离开长安,已经是一个月以后的事了。

哪怕在塞北,这也是最冷的时候。

走到一半,天子依然披上大氅。偶尔撩开帘子,能看到外面纷纷扬扬的白雪。

李如意略有忧愁,皇帝本人倒是感觉不错。

从建文元年至今,陆明煜从未放下习武。他体格较从前强健许多,虽然仍然比不上真正的武夫,却也不再是过往那个羸弱青年。如今别说夏日不会再烧炭盆了,就连冬天,福宁殿的地龙也能弱下许多。

经过足足一月的行路,皇帝抵达边城。

赵岳等人来迎。陆明煜的视线从一个个武将身上扫过,意外地发现,里面竟然都是熟悉面孔。

他眉尖微微拢起,不算动怒,说出的话却依然让诸武将心弦紧绷。

天子问:“云归何在?”

赵岳咽了口唾沫,答:“当日我军攻下赭城,仍有少部分契丹人逃出。”

所以,云归是去追那些人了。

这原本是很简单的答案,按说赵岳不必紧张至此。

奈何他也没想到,云归追出月余,竟然还没回来!

这让赵岳心中升起浅淡紧张,总疑心自己是否忽略什么。

倒是皇帝。他思索片刻,记起自己的确曾在折子上看过这么一遭,只是没想到人竟然还在草原上。

陆明煜淡淡“嗯”了声,未多说什么。

赵岳松一口气,要因舟车劳顿的天子去歇息。

陆明煜依然准了。

一直到天子远去,魏海始终没有冒头。

他低着头,眼观鼻、鼻观心,权当自己是个柱子,心中暗想:无论如何,“云归”是不会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