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三章 后浪们(下)(1 / 2)

        “让他们路演时候搂着点,别什么都往外说!”

        沈梦溪给李依萍打了通电话……

        《我的少女时代》林更欣接受采访时候大谈当年学校时候到的趣事——逃学趣事……

        逃课有什么可说的?

        你这叫违反校纪!

        他还觉得挺有意思……

        李依萍点了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

        这个事蛮正常。

        明星,尤其是一朝成名的明星会有一种我很幽默的错觉……

        韩更当年畅聊偷同学电脑,说的嬉皮笑脸,情真意切,“13年前,我曾经和计算机系的同学租电脑,但后来并没有归还,反而是偷偷拿去卖掉。”

        是在宣传《万物生长》的时候,旁边的范小胖都惊呆了,主持人小撒试图用法律追诉期已过的梗圆过去,然后韩更又加码爆料,因为没钱买录音带,所以就去音像店偷,一个里子里面可以藏5盒,一次就偷10盒……

        傻逼,典型的秀过头了……

        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自首呢!

        还有个例子,称号男版大甜甜的宝岛艺人,不对,应该说加拿大籍的艺人赵又挺,有一次在采访中谈起自己在加拿大的风流岁月——和同学一起嚼三明治……

        当场吓得经纪人出冷汗,场面尴尬至极。

        然后赵又挺意识到自己说嗨了,解释“当地80%的人都嚼过三明治,我来宝岛发展之后就绝不再碰!”

        顺手黑了加拿大80%人口……

        你踏马哪来的数据?

        关键这些事情都是这些明星亲口说出来的!

        你敢信?

        可见,人一旦说嗨了,很容易就踩过线。

        为什么会这样?

        一方面年轻,没经历过社会的毒打,另一方面,成功了,在电影界有了个立足之地……

        所以就容易说多错多!

        你看张含芸路演时候,就唱‘小幸运’,上海站路演跑了13个影院,唱了13遍,每遍唱完都是90度鞠躬感谢观众支持……

        记者采访,她聊得更多是剧本,把一切成功全都推给剧组……

        懂事的让人心疼!

        反正郭凡已经准备下一部戏继续跟她合作了……

        这段时间,《我的少女时代》宣传主打的就是张含芸和‘小幸运’……

        本来还想安排林更欣跟张含芸炒个CP。

        林狗不是很愿意——他的审美跟王撕葱一样,大长腿、尖下巴的网红!

        ……

        “青春片,对我们公司来说,已经算是比较成熟的类型了,肯定还会继续做,每年一到两部……”

        “很适合推新人,而且投资低,收益比较稳定。”

        沈梦溪接受《南方周末》的专访……

        采访他的是孟晓静。

        “观众会不会厌倦这个类型?”

        “不会,青春片在好莱坞一直很流行,几代观众都看不厌……”

        “下一步计划是什么?”

        “爱情片、警匪片、悬疑片还有大片!”

        “大片?你不是很讨厌大片吗?”

        “我讨厌的是作坊式的大片,而不是工业化的类型片!”

        “工业化?”

        “电影制作一定要工业化,是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决定的。制作完成一部电影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时间成本。

        就像是造车盖楼,如果做不到工业化的生产,那么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都会造成灾难性的毁灭。

        为什么拿造车盖楼举例,一是因为它们都是技术和艺术的结合体,二是它们都必需要依托工业化的生产线。

        有人说电影是艺术,这没错,但艺术和工业化生产并不冲突。

        世界上任何著名的建筑物都是严格施工的结果,你能说它们就不是艺术品吗?

        一个流程化,标准化,自动化的制作流程,能保证主创的所有创作意图被正确且高效的执行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