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章 开(1 / 2)

        “我那是部青春片……你要是上映的话,可以在加州找二十家影院上映,那边中国留学生多!”

        大卫提议让沈梦溪把《那些年》交给福克斯发行……

        沈梦溪懵逼了一下,然后拒绝了这个提议。

        美国这个市场,或者说美国观众,他们对海外电影没有那么浓厚的兴趣!

        有点像清朝百姓对待外来文化,就是看不上眼。

        福克斯冲着沈梦溪的面子买下《那些年》的发行权,有什么意义呢?

        卖不出去!

        还不如自己发行……

        解释一下:大渠道的发行很难建立。

        想要建立大渠道的发行,首先你得跟各大院线签署每年必须上映12部以上电影的合约,注意是每年!

        然后,你得保证自己的实力……

        很复杂,反正斯皮尔伯格还有乔治·卢卡斯没搞定……

        但是小规模的发行,你自己跟影院谈妥,还是会让你上的……

        A24、韦恩斯坦影业、STX电影、Neon公司,都是这么做起来的。

        《那些年》在北美上映,然后票房大卖,你以为这是十年前的娱乐文?

        《叶问》能卖3000万美元,都是夸大了的写法……

        “对了,争取12月9号上映,我好安排宣传!”

        “宣传?”

        “中美同时上映啊!”

        “……20家影院?”

        “影院是不是你们美国的?我写同步开画有问题吗?”

        “……没问题,没问题……”

        大卫果断怂了……

        ……

        沈梦溪依然在努力宣传《那些年》……

        这电影的海外版权卖的挺可以的,东南亚几个国家,包括日本、韩国的版权都卖出去了,加一块接近400万美元呢!

        别以为400万美元很少,《那些年》的制片成本才两千多万!

        先说一下,《那些年》没上映前就已经赚了接近一千万:海外版权+广告植入……

        这也是梦溪公司愿意砸钱宣传的原因!

        27号,《花木兰》上映,打响了贺岁档的第一炮——是赵巴菲版的花木兰……

        这片子口碑内不咋地。

        影评人评价:98年的迪士尼版本的《花木兰》完全吃透了中国文化,没想到我们自己拍的却不行——《花木兰》唯一跟史诗扯上关系的就是就是看电影的时候感觉像史诗一样漫长。

        别,你再等等,老外对中国没那么多研究的,他们对中国文化的研究停留在98年的程度……

        不对,还倒退了!

        咳咳……

        扯回来,赵巴菲如今风头正劲,加上陈昆,所以,《花木兰》前期票房还不错,上映六天,票房破五千万!

        对标《江山美人》、《墨攻》之类的大片,已经算得上很成功了。

        12月3号,炮灰作品《跳出去》开画——冯德伦导演,张雨绮、立微廉主演……

        这电影没啥好说的,偶像剧套路:张雨绮饰演有舞蹈天赋的村姑,然后跟霸道总裁立微廉谈恋爱的故事。

        为什么要提?

        因为这片子的男主角最开始是贯西哥!

        星爷的公司出品的,本来都制作的差不多了,然后出了大摄影事件,只能临时决定回炉重拍,用立微廉顶了他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