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故去多年的摄政王07(1 / 2)

        “娘,您这是要干什么去?”

        戴家村是康京附近的一个村子,所谓天子脚下,总比别的地方多几分安稳,就是世道乱成了这样,戴家村里还是勉强能活得下去。

        ——勉强活下去,于这世道已经是最好的处境了。

        戴大牛一大早就看见他娘换了家里最体面的衣裳、打包了干粮,像是……要往城里去了。

        他有点纳闷,最近家里也没什么要拿去城里卖的啊?

        于氏木着脸、没什么表情,声音冷淡,“我去报官。”

        “哦……”戴大牛没过脑子应了一句,又顺口到了一句,“要不要我和您一块去?”

        他娘摇头拒绝了。

        戴大牛没什么意见地“嗯”了一声,他爹早些年打仗死了,这些年都是他娘又当爹又当妈地操持着家中里里外外,对戴大牛来说,他娘的权威毋庸置疑。

        他又搬着柴火往里头走,等把那柴火堆起来放好之后,他娘刚才那话这才真真正正地映在了脑子里。

        ——去报官?!

        去哪儿报官?去报官干什么?

        不过,这些问题戴大牛也来不及细想,只是连忙把手里的东西一扔,赶着去追他娘。

        外面世道这么乱,到处都是流民兵祸的,他娘就这么贸贸然出村……这哪能行啊?!

        要是真有事儿,找村正、找族老解决就是了,怎么非得跑一趟报官,他娘又不是不知道那些官老爷的德行。

        他一边追着,一边又忍不住埋怨着昨天来村子里的拿个走商,也不知道那人说了什么,从昨天开始,他娘就魂不守舍的、连昨晚的晚饭都忘了做,还是他回来以后,现烧火热饭的……

        他满肚子抱怨往村口跑,等到了村口,去目瞪口呆地看着前面的情形。

        戴家村的村正、村里几个大姓的族老、六奶奶、四表叔公……

        戴大牛有点愣地一个个看过去,好像村子里一多半的人都站在这儿——这是要去哪?

        村正看见他,抬手招了招,把他叫到跟前,问是怎么了。

        戴大牛小时候摔过脑子,比常人反应慢一点,这会儿又是惊讶又是疑惑的,脑子更是一团浆糊似的转不动。他隔了好半天,才明白过来村正的意思,忙说是来找他娘。

        两人磨蹭的那会儿功夫,于氏已经看见她儿子了。

        “大牛?”她拨开人群过来。

        村正看了母子俩一眼,道:“叫大牛一块儿吧,好歹有一把力气,真出什么事儿也好照应你。”

        村里的青壮早都死得差不多了,这会儿人一聚集起来就看出来了:一大半都是妇人,男的要么是垂垂老矣的老人、要么是牙牙学语的孩童,戴大牛这半大孩子,已经算个青壮了。

        于氏想说什么,戴大牛却难得反应快一回,他听出了村正这话里的意思——可能会有危险。

        他一下子拉住他娘的手,道:“娘,我跟你一块儿。”

        于氏赶他回去,戴大牛也不走,只低头跟着这群人往外走。

        于氏骂了几句,他也闷不吭声地不还嘴。

        等走出去几里路,于氏的骂声总算是停了,都走到这儿了,也不可能把人赶回去。

        戴大牛见她娘不骂了,忙殷勤地递了个水袋过去,“娘,您润一润。”

        于氏被他磨得没脾气。

        戴大牛见她娘的脸色稍微好了一点,连忙趁机问出了自己的疑惑,“娘,你刚才说要报官?村正不是在这儿吗?您直接找他不行?六爷爷也在、于家老太爷也在……”

        于氏听见这话,方才多生动的脸色一下子暗淡了下去,她道:“不行,他们都不行……”

        戴大牛不太明白,村子里的事儿,无非是东家丢了鸡、西家少了线,大部分都是自己就处理了。

        若是闹不开,就去找村正。要是再大一点的事儿,把几个族老叫出来,一块儿处置……总共能解决的。

        但是……这一次……

        “是很大的事儿吗?”戴大牛问。

        于氏脸上的皱纹颤了颤,许久才道:“是……是比天还大的事儿……”

        戴大牛又陷入了“比天大”是多大的思索中,这一不留神,就想了大半路。

        等他回过神来,已经能远远地看见康京的轮廓了。

        然后,他被城门口的人惊呆了。

        他知道康京人多,小时候他爹还在的时候,也领着他来过几次。但是当时康京虽然人不少,可也没像是现在这样啊?

        ——进城的队伍,都排了……丈、里……这都好几里了吧?

        他吓得转头看他娘,想说要不要换一天再来。

        却看见她娘直愣愣地看着这一群人,眼眶都发红了,“原来,乡亲们……都……都还记得……”

        戴大牛:“记得什么?”

        于氏语气奇异,“记恩。”

        康京,广德坊的西南角。

        青天白日的,京兆府却大门紧闭。

        京兆尹管演,他坐在大堂上面的官位上,头顶上“明镜高悬”的匾额熠熠发光。

        那不像是个匾额,倒像是烈日,烤得他满头虚汗。

        一个瘦竹竿似的衙役躬着身进来。

        管演看见他就眼睛一亮,连忙问:“走了没?”

        他问的是门口围着的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