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夜啼不再把玩那片茶叶,他沉默地看着桌子上那杯早已放凉的茶,拿起来一饮而尽。
他发现自己从未真正了解过辞鸿,他也曾心狠手辣,用严厉的法律来惩戒那些大奸大恶之人,但是他又不会让百姓认为他是暴君,因为他对普通的遵纪守法的百姓都很好,律法虽严,不犯不至于死。他当上国君以来,减轻赋税,建立分田制,禁止私人领土的存在,他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样则避免了剥削百姓的地主的出现,彻底废除了前朝的不合理制度,他曾是平民,最清楚平民想要什么,不过是吃饱穿暖,好好活着。
所以他建立分田制,主张由朝廷在各地设立的控田司掌管田地,让人人有土地可以耕种,农民只需要缴纳他们所得粮食的七分之一给国家就可以了。
他不但重视农业,而且兴建水利,发展科学技术,控田司即是庄稼库,专门有人研究如何使耕种更为高效,粮食更加多产。
重视商业。一改前朝“市农工商”的偏见,他敏锐地发现,商业才是一个国家经济的命脉。商人的地位大大提升,豫梁的商业远通四国,极大地促进了贸易的发展和市场的开拓。
在朝廷上,文武百官皆可对他的决策提出意见,他会虚心接纳那些有益的劝谏,他广招贤才,凡事亲力亲为,每天都批阅奏折到深夜,偶尔休息。
在他的努力之下,豫梁的国力一天天强盛起来,终于成为了南方大国,甚至有人说它可以与北方的彭蠡拼一拼。
在打仗的时候,辞鸿也总是身先士卒,冲锋在前。有一次乌夜啼随军,豫梁四万对阵象郡八万骑兵,豫梁将士看着那里黑压压的一片,已经未战先怯。而象郡知道他们包围了豫梁的传奇国君辞鸿,更是士气大作。乌夜啼看着低迷的豫梁士兵,正准备想些办法来提升士气。
只听见阵前一声龙吟虎啸般的嘶吼:“冲!”身着黑甲的辞鸿已经率领上将军彭泽和大将军温无定和一支千人骑冲了出去,乌夜啼恍惚之间似乎看到辞鸿的背后有巨大的玉龙虚影缓缓升起,刚才的怒吼仿佛是这玉龙发出的。
随着国主的亲自冲锋,阵前的战鼓也一声声地“嘶吼”着,激荡着将士的心,那是一往无前的龙狮之心。
那一站因为辞鸿一场突然的冲锋,象郡八万军队阵前自乱,虽然后面他们也冲锋了,但是主动权已经在豫梁这边了,豫梁大胜,斩敌两万人。
战后乌夜啼看着战场中心那骑在马上扛着黑云大旗的国主辞鸿,忽然觉得他是如此的英勇又是如此的孤独。
战者,勇也!
即使是这样一个完人,也是有着他的“缺点”,那就是他将忠诚和律法看得极重,惩戒犯人会使用非常重的刑罚,以彰其咎,举国上下皆知,律法,是国君辞鸿的逆鳞,绝不可触。
瑕不掩瑜,这掩盖不了他是一位明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