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私,冷血!”
“伪善的小人!”
“世小大夫说的没错——”有人站了出来,“从来就没有应不应该。既然如此,那救命的稻草只能自己牢牢抓在手中,藏在怀里,而不是交付于别人,更不该眼巴巴等着他人高兴时的一点施舍……”
男子环视了一圈村民,眼中多了让人心惊的疯狂,高声道:“不如大家一起把大师和世小大夫留在玉乡吧,这样就再也不怕大师离开了,也不用担心世小大夫不理咱们了!”
“没错,把他们留下!”
“我们出不了玉乡,他们也别想离开玉乡。”
“大家一起上,将他们留下来!”
“同意,将他们留下来!”
人群里爆发出一阵激昂的呼声,在世无生和无怜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纷纷涌了上来,十分“热情”地将二人留在玉乡,贴心地安排了住处——破败的鬼神殿里,并让人严加看管起来。
时隔百年,再次回到命运转折的地方,世无生感慨颇多。
他微仰头,看着巨大的鬼神像,突然有了倾诉的欲望。他看向从方才进入玉乡开始就未言一语,结跏趺坐的无怜,不解道:“大师,你本是禅与人,为何要答应昭辰国君来玉乡自讨苦吃呢?”
无怜睁开眼,没有回答世无生的问题,反问道:“施主认为什么是苦呢?”
世无生沉吟了一会儿,回道:“大概是一出生就被安排好早已注定的一生,人力无法改变的无奈吧。就如同现在的村民,由于过去的痴迷愚昧,以无辜之人献祭,形成业力,现今才有如此报应。想要挣脱,却无济于事,只能在痛苦边缘苦苦挣扎。”
意料之外的回答。
无怜以为经过今天一事,世无生会不甘,会怨恨,会认为世家三百多年来的坚持不值得,认为世家三百多年的付出是苦,却没想到,他心中的苦是命运之苦。
脑中,似乎灵光闪现,原本未解的谜团开始慢慢清晰起来了。
“施主心中的苦,是认为一切都是既定的。百年前的恶因,带来百年后的恶果。但是施主,世间的一切都是由因缘合成,现在的果是因为过去的因,现在的因又是以后的果,是为因果循环。简单来说,施主苦,是因为勘不破因果。”
“这……”世无生愣住了,完全没想到这一层。他半晌才回过神,反问道:“那大师以为什么是苦呢?”
“心。”
“心?”世无生沉吟了一会儿,了然道:“确实如此。世人皆有八万四千种烦恼,烦恼根植于心中太深,如乌云蔽日,不得风吹,日光不现。这样说来,所有的苦来自心倒也正确。只是……”
“大师认为心苦,是否说明大师认为自己是清醒且超脱于世俗的旁观家——皆认为正因为世间有太多不公平,蛮横无知的愚人众多,所以才会造成他人的无尽烦恼与痛苦。”
“阿弥陀佛。”无怜摇头,并不赞同他的说法。“贫僧是凡人,也是众生之一。贫僧之所以说心苦在心,是因为心有执着,便生迷障,迷障于心,不悟自性,这就是真正的苦。”
“所以,大师的意思是所有的苦都源于自己吗?”世无生皱眉问道。
待见到无怜点头时,他的眉头皱得更紧了,连带着语气都有些冷厉,追问道:“照大师这样的说法,那三百多年前被用于献祭的无辜书生是他自己活该,与玉乡村民毫无关系吗?这,就是大师所信奉的佛法吗?”
如果是,那实在是让他失望,也太过可笑了!明明他才是受害者,到头来反倒变成他是罪人。
“施主认为什么才是佛?”
“慈悲为怀是佛,悲悯众生是佛,一视同仁是佛,指点迷津是佛,广爱泽被是佛。于寺庙之中,端坐莲台,阐灭菩提,承世间香火,指引众生的便是佛。”
“阿弥陀佛……”无怜垂眸,缓缓捻转手中的念珠,“这不是佛。或许说,这只能是施主心中佛的形象。”
“若这不是佛,那大师信奉的佛是什么?”
“贫僧不信佛。”
“……什么?!”
世无生错愕地看着无怜,压根儿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好半天才回过神,不可置信道:“大师,你,你你说你……不信佛?!”
“阿弥陀佛。”无怜面色不变,轻捻佛珠。
“那,那你念的是什么?你信的又是什么?”世无生彻底糊涂了。
“施主的佛不是贫僧的佛。贫僧的佛,也不是用来信奉的。”
“哦?不是用来信奉?那寺庙里供奉的是什么?”
“那是形相并非实体存在,是因因缘和合而生,为了随顺世俗,安立假名称之为“佛”罢了。”
“既然你不信佛,供奉的也不是佛,你又为何自称贫僧,自诩“佛门弟子”?”
“如贫僧方才所言,佛门也并非实体存在的,只是为了方便教化众生,安立假名称之为“佛门”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