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巍、王殷和方智各怀心思,他们一时也说不出个所以然,只能先听。
“宝钞不是一张纸,一张宝钞就是一块银子,一担稻米,王掌柜和方密之不是朝廷官员,但本王也不在你们三人中确定主官。”
“从今天起,也许一年,也许两年,你们三人给本王拟定一个发行宝钞的章程出来。”
“本王不怕时间长,只怕你们思虑得不够细致,只有你们三人共同认可的章程才能交到本王手上。”
郭臻已经说出发行宝钞最重要的原则,眼前这三人虽然不能迅速理解透彻,但凭借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元宝钞和明宝钞两次失败的经验教训,一定能找出相对完美的规程。
王殷不愧为精通钱货的掌柜,最先想明白:“王爷的想法真是奇妙,若如王爷所说,宝钞便如存在日升昌钱庄的银票,近些年,日升昌号信誉良好,富商常用日升昌号银票进行大宗货物的交易,宝钞有点像小数值的银票。”
郭臻大喜道:“不错,正是这个思路。”
王殷在这三人中才智最次,但他常年与银钱打交道,对此类事有旁人无法比拟的敏感度。
郭臻继续笑着说道:“只要世人相信日升昌号的银票可以随意兑换,你甚至可以伪造银票拿出去交易。”
“啊!”王殷张大嘴巴,摇头否决:“此事万万不可,此法虽然可贪婪一时,却也可毁万世基业,日升昌号做异地通汇日进斗金,财源滚滚,没有必要冒这个险,再说了,此法一开,有一便有二,迟早会酿成大祸。”
郭臻点头道:“王掌柜是明白人,但朝廷发行宝钞与发行银票相似,又有不同。”
方智听了这么一会,转动念头,放弃了入门前劝阻的想法,问道:“王爷,我只问一句,谁来控制发行宝钞?”
此言直指最死穴,再完美的章程,也需要有人来执行,他记得临行前黄羲说过的话,没有人有完美的控制欲望。
宝钞虽有百利,但实如洪水猛兽。
郭臻现在无法正面回答这个问题,他有自己的设想,但现在不到说出来的时候,他没有解释,直接说道:“先拟章程!”
方智问出这句话目的便已达到,他要回去找黄羲好好商量。
方智入门后,刚才还表现极为兴奋的杨巍再没有说话,发行宝钞本该是属于户部的事情,现在多了两个分权的人,还好这两个人他都熟悉,而且又不是他讨厌的人。
户部面前摆放了一个个艰巨的堡垒,盐政改制、各省田赋差异性改制,譬如将在杭州、苏州、松江和南京四地推行无田地雇工免除丁税的政策,以推进棉纺和武器工坊发展。
暂时不能推行官绅一体纳粮,杨巍只能找各种微调的方法找银子。
谈话持续了一个时辰,其中还说到今年朝廷将在十六个县直接征收粮食作为田赋,以填补户部粮仓的空白。
在南京城中逗留了一天,方智踏上了归途,发行宝钞是一门学问,他要好生研究一番。
这也正是郭臻找他来的目的,杨巍和王殷可以找到合理发行宝钞方式,方智和黄羲则可以把这些变成一门学问。
郭臻想从发行宝钞中得利还要挺长时间,好在今年北伐大军连战连捷,收复了扬州府和陕西,日升昌还是能从江南和湖广富商那里借到银子,那些银子转一次手便进了户部,成为北伐的军资。
江南产粮,尚有余钱组建骑兵,钱粮不是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