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是几千人大规模的杀,这对信奉儒家的文人来说,过于违和了。
郭臻可以不告诉他们直接去做这件事,但是,说了就一定会有人反对。
事实上也是这样。
堵锡直言道:“王爷,杀俘不祥啊!”
他对郭臻执政力主推行的不少策略都有看法,但这不妨碍他坐在户部尚书的位置管好朝廷的收入账目,他说话做事很直接,有时候会让人不舒服,因为他无所畏惧。
复兴社文人最可恶的是以死博名,最值得尊重的也是以死博名。
郭臻摇摇头:“杜铎在扬州屠城时可没这么想过!”
堵锡又道:“杜铎死有余辜,但杀戮太重,有违天和!”
陈珑接过话头道:“王爷可选罪魁祸首几百人在扬州城下斩杀!”
郭臻不理睬二人,侧首看向马英:“马首辅,你怎么看?”
“该杀!”马英的答复非常干脆:“满人自入关以来,视大明人如牛马牲畜,在河北山东圈禁大明人为奴都是常事,在山陕杀戮大明人无数,听说去年在四川屠杀大批百姓,唯有以牙还牙,以血还血。”
他这么说,一半是心里话,另一半当然是在捧郭臻。
“马首辅所见与本王相同!”郭臻看向陈珑,表情严肃道:“本王非嗜杀之人,大明也不是嗜杀之国,只是有些事那么容易忘记,本王心中过不去那道坎!”
堵锡又道:“王爷如此做,只怕扬州城内守军更会殊死抵抗,激起东虏仇恨对北伐大计不利。”
马英冷笑道:“杜铎在扬州屠城,也没有激起江南百姓的仇恨!”
当年的大溃败是马英数年来无法摆脱的阴影,弘光元年,扬州城破后,清军过江,没有一府一县能站出来抵抗,东林复兴社士绅集体抛弃了马英等人掌控的朝廷。
“你……”堵锡被噎住了。
“朋友来了有美酒,豺狼来了有刀箭!”郭臻用一句话终止争论,他不是来征询内阁的意见,他只是来通报他的决定:“当年在扬州丧命的百姓有数十万,本王准备在运河之侧斩杀这些俘虏,并请礼部前去主持祭祀,以安孤魂!”
堵锡见陈珑和张维都不说话,脸上现出不忿的神色,他今天在这里给满清求情,一旦传出去,会被那些被被满清欺辱的百姓骂死。
礼部尚书是马英,他当即表态道:“礼部一定会做好此事,并请得道高僧前去超度屈死的冤魂!”
“如此甚好!”
张维和钱肃见郭臻心意已决,也就不再出面多说,几千东虏的性命与他们没有直接干系。
陈珑也没有再多言,因为松江百姓因剃发令死在东虏刀下的人实在不少,只是,他很不解,杜尔滚率大军南下驰援扬州,正是战事紧张的时候,郭臻为何要回到南京弄出这样的事情。
按理说,郭臻不是容易被冲动和仇恨冲昏头脑的人,再者,扬州屠城已经过去好几年了。
“难道和战局有关?”陈珑在这几人中最了解郭臻,从反剃发令前的隐忍到之后的振臂一呼,他几乎每做一件事都不是随性而为。
几千俘虏的命运就此确定,凌迟杜铎和张存仁不是小事,内阁将草拟一份奏折给隆武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