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廷在春季出兵,杜尔滚完全没有意料到,他一面命各地守军坚守城池,一面调集兵马支援。
从眼下来看,明廷在湖广战场投入的兵力最多,很像是想与吴桂夹击汉中。
扬州府。
郑秋得到郭臻的许可后,亲自领军过江,在泰兴休整一天后,往泰州城下进军,于此同时,元洲率军攻向如皋。
这与去年明军在淮扬的动向完全相同,杜尔滚紧急下令,驻守淮安府鳌拜督五千八旗兵马和李栋部两万人南下。
连日降雨,淮扬的道路有些泥泞,行进的大军前后左右全是雾蒙蒙的一片,郑秋抬起千里镜也只能看清楚几十里远。
铳手分成前后两部行走,铳手身上背的燧发枪外层都包裹着一层防雨外罩,队列中间是一百五十多辆油布蒙盖的骡马拉车。
在此之前,从未有一支明军的野战携带这么多的铁炮,郑秋神情沉静如道观中的天师塑像,心中激荡如八月十五的钱塘江潮。
他这次只带了两万人,但兵在精而不在多,他要用此战彻底改变战争的方式。
大军行走不快,午后,斥候奔走来到他的马前禀告:“启禀将军,先锋差十里到泰州!”
郑秋在马上打开地图看了片刻,下令道:“继续打探,一定查明从淮安南下清军主力的动向!”
斥候还没走远,郑秋又下令道:“命先锋不得在泰州城下停留,向高邮城进军。”
在这种雾气缭绕的天气中北上,随时可能与南下的清军相遇,郑秋不怕意外,也许他等的就是那一刻。
高邮在扬州正北,扼守扬州通向淮安的道路,他向高邮进军,正是逼迫清军不得不来救。
郑秋希望老天爷能下点小雨,又害怕下大雨,但事情哪能那么如意,大军过泰州往北行进次日,天气忽然变得晴朗。
头顶是南天白云,脚下的绿草还挂着水珠,马夫的鞭子甩的啪啪响,马车的车轴偶尔会陷入泥坑。
过泰州后第三天,明军先锋到达高邮城下,还没等郑秋选好安营扎寨的位置,斥候疯狂往中军奔跑。
为数不多的骑兵像是被一群马蜂在后面追赶,郑秋没有等到他们禀告,他抬起千里镜,看见北方满清镶着黄边的旗帜。
真是意外的相遇,还好不是雾天,
“列阵!列阵!列阵!”
中军的旗帜挥舞,传令兵飞驰向各部,高邮城外地势平坦,零零散散有些长满树木的土坡。
郑秋登上一座土坡顶部,抬起千里镜,看见清军骑兵分左右两翼狂奔而来,显然,清军也发现了明军的踪迹。
明军铳手分成七列,像一根横放的尺子朝隐约可见的清军骑兵杀来的方向备战。
马夫驱赶马车在铳手队列后半里地列阵,炮手掀开马车上黑色的油布包,铁炮旁边是装满弹药和铁球的木箱子。
郑秋挥手,身后的传令兵打出旗语:“装填弹药!”
炮手们忙忙碌碌,熟练的操纵着铁炮。
郑秋看着前方,嘴唇紧咬,这些铁炮的轰击距离最远只有七八里,只有百炮齐放才能得到最好的攻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