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会不是什么稀罕玩意,但从前商会因地域和行业而立,从没有像今天这般全是由各地有实力富商组成大商会。
大明商会里有盐商、有棉纱商、有绸缎商、有茶商,当然也有近年新兴起的武器商人,他们都是有实力的大明商人。
日升昌后的背后是楚王郭臻,这不是秘密,有人想借此与郭臻拉近关系,也有人避之不及。
大商会红红火火,郭臻不用巧取豪夺杀鸡取卵之法抢夺银子,众人在将信将疑中合作。
范永斗在出京之前,抽空来参加商会的聚会,因为他也是富商。
王殷长袖善舞,笑容满面与各位东家打招呼,有时到东,有时在西,他在江南经营多年,熟识的人很多,不熟识的人经过介绍后也就认识了。
范永斗每到一个地方,便能多一些朋友,他与王殷是一类人。
三天的聚会轻而易举筹借到二十万两银子,范永斗代表户部立下字据,由日升昌号做担保,向二十个富商筹借了二十万两银子,两成利息,为期一年。
户部收到银子后,拨首款给工部,由工部主事,松江知府协助,共修筑黄浦江和松江的岸堤。
办好事情后,范永斗、王殷和郭堂受召觐见楚王,他们三人如今都是郭臻的亲信,直接掌管楚王府财政。
郭臻看上去心情很不错,但他一开口语气便很严肃:“借款修建岸堤之事本是意外,但恰逢其会,二十万两银子不是大数目,但其干系重大,你们可明白?”
三人均点头。
“民无信不立,这次事情办好了,逐渐建立起信誉,大明的银钱都可为本王所用!”
三人只听郭臻说话,不敢插言。
眼前这三人不会明白自己脑子里装了什么东西,郭臻心生感慨,说道:“修建岸堤之后,还要在各地修建学院,银子永远是不够花的!”
郭臻不是大明的皇帝,但已经在做皇帝该做的事情。
春雨终有结束时,江南和湖广各地良田中的秧苗茁壮成长,垂头如含羞美人。
短短十几天,江南、浙江、江西和湖广等地各府县均张贴布告,昭示朝廷的新税制。
户部开始往各处矿场派遣税吏。
征收矿税最难,户部早做好了准备,事情比他们想象的更糟糕。
太平、浙东和湖广均有大的矿场。
太平府邻近南京,税制主官董宁出身浙东,这两个地方矿主初始都在观望,最先出乱子的是长沙。
长沙原是何腾的大本营,堵锡就任湖广总督后,一直在荆州约束忠贞营。
湖南民风剽悍,户部的税吏到长沙不久,立刻被暴动的矿工驱赶回来。
税吏没逃回南京,消息先传到南京。
郭臻手中拿到的是两位急报,一份来自长沙知府,另一份来自罗靖,两份急报说的是一件事,但立足点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