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一时彼一时,当大同陷落的消息传到衢州后,郑珑不想再为刺杀案付出太高的代价。
一直走上山顶,郭臻伸了个懒腰,赞叹道:“真是一个好天气!”
“不错!”
“与延平王登山一游,心情大悦!”
“楚王心情好,才能见到好风光!”郑珑语中带刺:“大同的吴襄死了,我这几天都睡不好觉,同行抗击东虏的人又少了一个!”
“吴襄是我的旧友!”郭臻心中一阵起伏,如满山随风而动的野草。
风过,野草如故。
“哦!”郑珑故意拖长声调,好似才听说这个消息。
这是在揭人伤疤吗?
郭臻嗅到了不寻常的味道,他是因为郑珑的谦卑才来到金华,而不是因为着急处理刺杀案的余波。
郭臻的声调骤然变冷,反击道:“郑森在南京甚是思念自己的父亲,延平王也好久没去南京觐见陛下了!”
预料中心平气和的谈判,在双方心态都起了细微的变化时,从一开始便显得火药味十足。
郑珑借助话头,说道:“楚王若能放大木归来,让我们父子团聚,本王感激不尽!”
你想得很美,不知有什么底气说出这样的话来!
郭臻脸上浮现出笑容,两个声节从胸口的最底处发出来:“呵呵!”
那笑容,让郑珑看上去极不舒服,他有些慌张,也许他临时改变的主意很不合时宜。
郑珑用皮靴使劲蹂躏脚下的青草,直到脚底沾满绿色的草汁,才发问:“楚王久在南京,可能不知道外人如何看待楚王。”
郭臻侧首,眼中露出探询的目光。
“世人都道楚王为曹操,迟早要篡取大明的江山!”这句话,郑珑说的中气十足,惊飞不远处草丛中的一只小雀。
他当了十几年海寇,对朝廷阳奉阴违,但从未奢望过自己能坐皇帝,说出这番话,他心情复杂,有警告,也有羡慕。
郭臻浅笑未退:“市井小民的话,理他作甚,只要陛下信任我,本王有什么可以担心的!”
“只怕不仅是市井小民!”
郭臻傲然回答:“老虎岂会在乎羊群的哀鸣!”
“可是……”郑珑抿了抿嘴唇:“别人都说,猛虎架不住群狼!”
从郭臻关押郑森,困死郑氏在南京的三万兵马,到浙海开禁,意味郭臻与郑氏合作的蜜月期已经结束了。
南方的疆土虽大,但容不下两个不断膨胀的势力,双方现在还不敢正式决裂,但郑珑和郭臻都知道那一天终会到来。
群狼?
群狼中有哪些人?
满清加上你郑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