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臻不用管南京城内的事,他与郑珑的协议在于,他不会干涉郑氏能从朝中得到的一切,但是,他不会把闽粤总督的官位送到郑珑手中。
因为郭臻能取得镇南王乃至镇国大将军的职位,和郑珑没有半点关系,而且他付出了代价。
杨巍被贬到定海,镇国大将军府部分职权转交陈珑掌管的江南总督府,算是给江南的士绅分权。
郑氏想要得到梦寐以求的东西,当然也要付出代价,隆武皇帝想拉拢郑氏对付他,不可能空手套白狼,这世上没有不劳而获,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选择付出代价。
自从得到赵钦的禀告后,郭臻生出一缕无法抹去的担忧,江南,乃至整个南明的危机,比他预想中来的要快。
陈泰的密报不断送到郭臻手里,赵钦与范永斗在逐步完善江北的暗探网络,信使的通道已经完善。
山西的战事轰轰烈烈,其中的悲壮让郭臻看完书信后,都免不了常常陷入长久的沉默中。
“也许,我真的无法再去拯救山西了!”想起大同城的同袍,郭臻有种淡淡的忧伤。
其实,郭臻一直抱有一线希望。
抹去前世的记忆,郭臻从山西出塞,在那里开启了自己的霸业之路,他对那里感情深厚。
不过,现在坐到镇国大将军的位置上,又有几样事情能完全遂了郭臻的心愿。
五月底,两湖的明军在攻打荆州府和岳州府。
郑氏兵马击退丁魁督战的广西狼兵,扩大在广东的控制范围。
杜尔滚仍然在大同城下歇斯底里的督战。
吴桂连续击败陕西反正的王永等人。
龙云在汉阳府城下打了近两个月的仗,胜多败少,清军又从河南调集了部分援军前来支援。
看上去,明军无法在兵力相当的局势下攻破汉阳府了。
锦衣卫快马加鞭出南京往广东传旨,想尽快结束广东的混乱局面。
一番密议后,隆武皇帝肯定了郑珑确实拿到了自己的密旨,承认益亲王朱慈与陈博暗中勾结犯下大错。
陈博斩首,已经伏诛,益亲王朱慈将被押送至南京,进宗人府囚禁。
消息传遍天下,江南一片哗然,各地的总督巡抚都傻了眼。
郑珑究竟干了什么,官场中人何人不知,何人不晓?
隆武皇帝如此处置,实际是在自掘坟墓,伤了天下文臣的心。
因为隆武皇帝的圣旨,秦淮河畔近日的讨论也悄然改变了话题,之前对郭臻的抨击,多半转移到了郑珑身上。
郑森有柳思这个眼线在秦淮河畔,自然对秦淮河畔的情况十分清楚,他得到秦淮河畔风评的变化后,一直没有再前往河坊,怕见到那些士子时说些尴尬的事情。
事实上,郑森想的太多了。
秦淮河畔的士子喜欢风花雪月多过国家大事,郑氏就是把两广全部都占了,他们也不会有过激反应,只是背后骂骂过过嘴瘾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