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以为他是假冒的。”杨巍说的很轻松,钱园这会已经瘫倒在地面,爬不起来。
柳思想上前搀扶,但又不敢靠近,她一向被喜欢风花雪月的文人环绕,哪里见过这般粗暴的士卒。
都是那一句骂语引发的风波,陈珑怕出乱子,连忙向杨巍告辞,与柳思带着钱家人离开劳役营。
杨巍目送这些人离去,嘴角泛出一丝冷笑,他那几个巴掌是打给陈珑看的,江南这场戏才开演。
“降清案”只干系半成不到的乡绅,杨巍初步盘查了江南的土地后,认为推行官绅一体纳粮将是必行之路,否则富庶的江南也养不起二十万大军。
只做好人,干不了这件事。
只做好人,也无法为江南总督府理财。
因此,江南总督府收缴的每一两银子上,都沾染了过去偷税富户的血泪。
时间很快到了二月,满清从扬州撤走一大半的兵马,南京城又变得热闹起来。
柳思回到南京,越来越多她曾经熟识的人来到这里,有些人是为了参加科考,还有些人是为了谋取一官半职。
柳思憎恨满清,但对收复江南的郭臻也没什么好感,尤其是经历了前几天的那一幕之后。
南京士子成群,有人找上了她,她的声望是一种粘合剂。
继开科取士之后,明年朝廷该将各地田赋收归的说法,又在朝野蔓延开。
首先提出这个说法的是吏部尚书张肯,但户部尚书马英这一次没敢像前次那般抢风头,朱典又亲自站出来,喜欢赤膊上阵的作风不改。
借助朝廷开科考,各地士子集中在南京的机会,各种说法沸沸扬扬,内阁大学士带头哭穷。
有人公然弹劾镇南王郭臻私自侵占各地的粮饷,这份弹劾没有掀起多少波澜,很快被压了下去。
郭臻身在杭州,才送走范永斗的信使,范永斗看到郭臻在江南力挽狂澜后,又起了小心思,便派心腹来探探口风。
范永斗在郭臻收复北境的计划中,占据重要一环,也就没有拒绝范永斗的示好与试探。
至于自南京城的动静,这让郭臻隐约有些不安,他没想到争斗来的这么快。
这一切背后都藏着隆武皇帝的影子。
难怪隆武皇帝会选择朱典担任内阁首辅,郭臻与朱典并肩战斗过,但眼下已经成了对手。
朱典行事毫无顾忌,再在内阁首辅的位子上坐下去,对郭臻以及郭臻所在的势力会是个大麻烦。
这是一杆枪,郭臻和隆武皇帝都想使这杆枪,但朱典最终选择站在了朝廷那一边。
何腾兵围武昌,堵锡连日攻打荆州,明军在湖广的战事进展很顺利,这也许是隆武皇帝敢再搞出点动静的底气。
如果明军再收复荆襄,南明与满清将处于僵持之势,双方的内部都不安稳,也许这场战事会暂歇下来,但那可不是郭臻期望出现的局面。
隆武皇帝登基后首次科考如期举行,郭臻的目光一直盯着湖广,派往江北的斥候把清军的动向送往江南。
也许只有郭臻一个人如此密切关注湖广的战事,堵锡在荆州城下打的很辛苦,这场战事不仅仅干系到湖广,更牵涉到他后续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