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总督府总管杨巍公布,从今往后军队需要的兵甲和火器全交由这三家商号生产,由江南总督府用银子在这三家商号购买兵备。
工匠还像从前一样干活,只是监工从江南总督府的侍卫变成了三家商号自己的护卫。
这在大明,乃至往前追朔历朝历代,是从未有过的事情。
大明以往严格控制工匠,莫说允许商号经营兵甲,就是有人私自聚集工匠也要被当做谋反罪论处。
有人觉得新奇,有人不以为然,有人认为郭臻的野心昭然若揭。
但这是郭臻的命令,即使杨巍当初提出反对意见,也没能改变郭臻的决定。
三家商号初始其实也没想着能借此机会赚钱,林宸与和凌宇是想借此机会攀上郭臻的关系,而王殷深知郭臻的行事作风,当然不敢对郭臻的命令说出半个不字。
作为江南总督府的总管,杨巍几乎忙得脚不沾地,江南各地官府正在奉命统计前几个月投靠满清,剃发在满清为官的乡绅名单。
眼下还在暗中策划阶段,不出一个月,这些乡绅将在杨巍的笔下倾家荡产。
牵涉的人物太多,有赵龙和朱弼这样的勋臣,有钱益这样的复兴社泰斗,还有各地的富商。
镇南王郭臻今年免除了百姓五成的田赋,如果再不想办法找点钱回来,大军就要断饷了。
收复江南后,再没有义军和正兵之分,只要是朝廷的军队都要领取军饷,他仔细计算各地的田赋收入,才悲哀的发现富庶的江南养不了二十万大军。
多数田地都在乡绅手里,那些人无需缴纳田赋,江南又蓄奴成风,更有许多百姓宁愿把田地献给有声望的乡绅,甘愿为奴,以避免向朝廷缴税。
宜兴城!
郭臻一身便装,带着林毅和元洲等一干将领沿着山道行走,徐弘基的坟墓就在前面。
这里从未像今天这样热闹过,听说镇南王郭臻要祭拜徐弘基,不但隆武皇帝派来太监作为使者,内阁大学士马英、浙江巡抚陈珑,前鲁王小朝廷内阁首辅张维都到了这里,郑珑也让儿子郑森前来。
徐胤爵、徐文爵等人忙前忙后,接待诸位朝臣,徐家又变得门庭若市起来。
赵昱的墓离徐弘基幕不远,徐弘基这里是汉白玉的墓陵,四周有松柏环绕,赵昱那里却是杂草丛生。
自赵昱被抄家赐死后,赵家彻底败落。
郭臻把高起潜的人头摆放在徐弘基的墓前,又摘下徐弘基赠送给自己的战刀摆好,叩头低语道:“岳父大人,时隔数年,我终于为你复仇了,不仅如此,我还驱走了东虏,收复了江南,不枉您对我的一番教诲。”
陈珑专门写了一篇祭文,洋洋洒洒读了一遍,倒是勾起在场众人心中不少悲意。
这场祭祀之礼,其实也是郭臻成为镇南王后,所属势力和亲近势力的聚会。
坐在郭臻的位子上,想办一件单纯的事情已变得很难,即使郭臻没多想,别人也会揣测,让郭臻的叩拜更显的像一场作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