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
因为杜铎不会放任张存仁所部被灭,一定会调集大批兵马打通于潜通往昌化的道路,以求救出张存仁。
捕猎者必须要有耐心,对自己狠才能对别人狠,杭州城郭臻没有选择亲自坐镇,于潜县城也极为重要,这次郭臻会亲自坐镇。
郭臻到达于潜城时,杜铎调派的援兵还没到来,因此,于潜城的气氛显得颇为欢快。
张维、朱典两位鲁王朝阁老亲自前来,这一次,郭臻麾下兵马算是真正倾巢出动了。
郭臻与张维、朱典见面后,三人相互推辞,最后还是郭臻坐了兵马统帅的位置,张维、朱典作为督师议战。
郭臻打开天窗说亮话:“张首辅、朱阁老,对于于潜一线的战事,我的要求不高,只要于潜县城能守住半个月,把张存仁的两万兵马围困到弹尽粮绝的地步。”
“皖南一战,东虏侵袭徽州府的图谋破灭,现在,张存仁所部又面临覆灭之局,形势对我们来说,可谓是一片大好。”
“只要我们能将张存仁所部一口吞掉,杜铎将面临短期内无人可用的境地,与之相对,我们却是可以调动大量兵马参与杭州战事。”
说到这里,郭臻略一停顿,然后说道:“到那时,杭州城之围自动解开,天下大势将以此战为起点,只需再有一两年的时间,我们便可收复江南!”
朱典曾任过凤阳总督,熟悉军务,明白郭臻的设想不是空谈,于是拍手称赞道:“镇国公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当真是国之栋梁,我服了!”
张维上任兵部尚书时,大明对清军的战事已极少获胜,现在看到郭臻说出如此豪言,心有疑惑,就要开口质询。
不过,张维看到朱典认同了郭臻的判断,便将质询化作侧面提醒:“镇国公,于潜县城看似守城将士不少,但只有朱阁老的五千金华将士曾上过战场,萧山行营的新兵还没见过血,战力很是堪忧,镇国公设计的这一战太过惊险,若是败了,大明将元气大伤……”
剩下的话张维留在了嘴里,他担心郭臻偷鸡不成蚀把米,别让浙江稍有转机的形势变得一败涂地。
对此,朱典却是不以为然,没等郭臻回答,他便出声反驳道:“张首辅,你这话我却是不认同,所谓无险不成兵,像张存仁孤军深入这种机会,可谓是千载难逢。”
郭臻闻言,笑着附和道:“朱阁老所言有理,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如今用来挡住东虏援兵的可用战力,除了朱阁老的五千金华将士外,还可以加上一万降卒。”
张维听说郭臻要使用降卒,嘴巴立马张的老大:“镇国公,在这样的紧要关头,你怎么敢把曾经的叛军派上场?”
郭臻笑着回道:“为何不敢?”
明军降卒是一柄双刃剑,这些人投靠郭臻的原因多种多样,如杨守壮是因为身陷绝地,再不投降就没命了,于潜县城的守军则是因为这几个月来被清军欺凌,不愿再为清军卖命。
这些明军降卒都有战场经验,用的好可为守城提供巨大的助力,但若是用的不好,降而复叛也不是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