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王和内阁本来是有些犹豫的,可在得知唐王使者到了浙江后,他们二话不说便同意了,甚至于说,即便郭臻提出更过分的要求,他们为了稳住郭臻也会答应。
鲁王这个小朝廷建立的时间虽然比唐王建立的小朝廷晚了一步,但因为宁绍军收复杭州,鲁王小朝廷声望暴涨,已可以与唐王小朝廷分庭抗礼。
如果鲁王小朝廷能再收复南京,只怕唐王也没了和鲁王对抗的勇气,而鲁王现在最大的依仗,不是朝廷的阁臣和士绅,而是掌控军权的郭臻。
七月三十日,一支看上去像商号的队伍,行色匆匆赶到萧山行营。
营门守卫立即前往中军大帐向郭臻禀报:“镇国公,唐王使者兵科给事中刘忠求见!”
就像郭臻之前不知道唐王已在福建上任监国,并准备在这个月末登基一样,唐王也不知道郭臻在浙东弄出了这么大的动静。
刘忠到达浙东后,费了两天时间把浙东局势了解了个大概,才敢前来萧山大营见郭臻。
“取杭州都是宁绍军的功劳,浙东乃至整个浙江局势如何发展,全取决于镇国公郭臻一人!”
这是朱大典的原话,其中有尊崇、有不满、有羡慕,更有些许无奈。
中军大帐内,郭臻端坐帅位,丝毫没有起身的意思,对营门守卫吩咐道:“带他进来吧!”
按照鲁王给郭臻封的爵位,郭臻现在是镇国公,当然不用去迎接一个七品的兵科给事中。
刘忠进了萧山行营,前往中军大帐的过程中赫然发现,行营内并没有多少兵马,倒是各类物资堆积如山。
进入中军大帐后,刘忠躬身向郭臻行礼道:“下官刘忠拜见镇国公!”
刘忠肩负唐王交给他的重任,有些事情必须要当机立断,唐王封郑珑为镇海侯,比郭臻这个镇国公的爵位可是要低上一等,但现在刘忠如果不认郭臻镇国公的爵位,怕是连说第二句话的机会都没有。
郭臻见刘忠颇为识时务,一边示意他落座,一边笑问道:“刘给事北上不容易吧?”
“山路虽然艰险,但下官如果知道镇国公做的大事,早就前来萧山追随了!”刘忠顾不得脸皮恭维一句,然后转到正事上:“按照日子算,唐王两天后在福州登基为帝,两广、两湖、江西等地均已上表臣服,唐王不知镇国公在浙江大展神威,否则封赏早就送到萧山行营了。”
刘忠先把福州的形势说明白,即唐王登基已是板上钉钉,以此来试探郭臻的态度。
郭臻并不答话,只是自顾自地把玩手中的茶杯。
刘忠见郭臻十分沉得住气,心中不由一急,索性把事情挑明:“镇国公,一山不容二虎,一朝不容二主,如今抵御东虏为国之大计,鲁王于危难之际挺身而出固然值得世人敬仰,但是……”
郭臻不等刘忠把话说完,便出声打断道:“刘先生,如今宁绍军在杭州城苦苦支撑,鲁王在浙东监国,对我以及我的宁绍军助力很大!”
刘忠闻言,脸色立马变得有些不好看,不过,他口中仍是喃喃应道:“正是,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