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候,苏州知府已不知所踪,杨文聪命城中守备准备粮草补给,而杨震则一面派人往浙东禀告,一面打听南京方向的消息。
南直隶及浙东各地,总督找不到将军,将军找不到士卒,知府不见踪影,县令挂印离去,老百姓在家里把门关得死死的,全凭老天爷裁决命运,反正大明的皇帝不怎么样,换一个也许能好点。
满清大军过江后的第八天,也即杨震在苏州城内待的第三天,杨聪召集衙役贴出布告,分发军饷募集壮丁守城,但只有四五百人前来应募,其他人看到布告就躲得远远的。
“这就是江南的民心啊!”
对于这个结果,杨聪欲哭无泪。
五月二十日,南京城失守的消息传来,新朝的都城只守了三天。
如果说扬州只守了十天让人惊掉了大牙,那么现在看来,那已经算是不错的结果了。
大势已去啊!
杨震与杨聪相视苦笑。
傍晚时分,一个骑兵奔入苏州城,与守城的士卒交涉后,找到杨震的兵营。
那骑兵见到杨震,从怀中掏出令牌:“杨游击,大人命你立即率部退回浙东!”
“大人为何不率军北上?”杨震有些急了,他入苏州正是为宁绍军占据这座城,没想到郭臻命他退兵。
那骑兵是郭臻的亲兵,摇头说道:“属下只管传达命令,别的事属下一概不知!”
“大人现在在哪?”
“驻兵钱塘江侧,浙江总兵方安不让宁绍军越境北上!”
“该死的方安,误国误民啊!”
杨震抱怨完,当即找来杨聪,先把郭臻的传唤告诉他,然后建议道:“杨督师,浙江总兵方安自己不北上,还不让我家大人带兵北上支援,你我留在这里守不住苏州城,还是撤吧!”
“那就一起撤吧!”杨聪已经麻木了,南京失守,各地官绅都在暗地里与满清联系,准备献城投降,没有杨震这一千骑兵,他待在苏州城里只怕不太安全,极有可能被人绑缚送到清军手里。
杨震说服杨聪一起撤离后,又提议道:“杨督师,库房里的银子留着也是便宜了东虏,不如我们带走吧!”
杨聪微微一愣,很快就点头道:“确实该带走!”
“对了!”杨震又想起一件事:“苏州同知马衡还有几个跟他交好的官绅,这些天一直往南京那边派人联络,他们这些人留不得,也给后来人一个警告。”
苏州城这么大,杨震没办法看住,只让人守住往北的道路,反正这个时候往南京去的都不是什么好人。
杨震抓了几个信使一审问,当即发现苏州城内有人要做汉奸,于是想在离开苏州城之前将他们除掉。
“这些贼子统统该死!”杨聪咬牙切齿。
“请杨督师下令召马衡议事!”
“行!”
一个时辰后,夜幕降临,苏州城内的街道上不见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