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臻点点头,从书桌中抽出两本书:“士子中沽名钓誉者多,但也有不少英才,这两本书是绍兴司理陈珑编纂的,你拿回去好生看看。”
杨巍恭敬接过这两本书:“谢大人馈赠!”
“无需客气,你早日成长起来,也能多帮到我一些!”说到这里,郭臻话题一转,似有许多感慨:“陈珑堪为当世人杰,原本不愿为官,只因朝政糜烂,在家坐不住了才复出。”
“今年绍兴洪灾,便能见到他的才干,如方智、黄羲这般有志青年,一旦经过磨砺,必定能成大气候。”
“他们这样的人才,正是我们所需要的,可偏偏他们无法用权势和金钱聚拢到身边。”
杨巍默然不语,他语气虽傲,其实对方智、黄羲、陈珑等人还是很佩服的。
书房内沉寂了片刻,郭臻摆手道:“你回去休息吧!”
杨巍小心退出书房,把门轻轻掩上,留下郭臻一人。
在江南这两年,郭臻把自己仅有的锋芒隐藏起来,只留下一把贴身的战刀来提醒自己休要忘了本心。
“在朝政中,黑和白并无界限,只有自己想做的事情,要想扭转乾坤,刀剑必不可少,但士子、百姓之心,一样也缺不了,一切需要从长计较,既不可操之过急,又不能守株待兔,只能借力打力,先扩充实力。”
时间如流水,匆匆而逝,很快就到了秋分,宁绍军在定海城外集结。
旌旗招摆,鼓声震天,水军与步卒一同汇聚还是首次。
除了秦锋、龙云、郑秋、吕毅、苏摩、王逝、杨震、元洲、林毅等旧部,还有水军游击黄凛、雷鹏,守备张彪,以及原石浦游击张振。
长十丈,宽三丈,高一丈的点将台,气势巍峨,“明”字旗和“郭”字旗插在两边,士卒排列整齐威武,骑兵的架势杀气腾腾。
郭臻盔甲鲜明,脚下的新皮靴锃亮,诸将分立两侧,他拿起折叠成长条形的文书,大声宣布道:“经浙江巡抚董大人向兵部承文,宁绍军镇又逢喜讯。”
“石浦游击张振升参将,驻守石浦。”
“原宣大参将林毅任参将,协防定海城。”
“水军守备张彪升任水师都司。”
“恭喜诸位!”郭臻把手中文书收起来,拱手贺喜。
张振升任参将早在巡抚衙门就已经公布了,这一次是为了在众将面前展示,才特意再公布了一遍。
张振听到自己升任参将,心中很是意外,他的名气在复兴社中很响亮,但一直囊中羞涩,无钱找门路,此次能得到晋升,当然离不开郭臻的功劳。
郭臻及麾下旧部大多来自北方,唯一熟悉江南的元洲,也被郭臻使唤得快要断了腿。
郭臻拉拢张振主要看重他两点,一是张振安分守己,这一年多来没有绞尽脑汁在石浦扩充实力,另一点是张振统军能力不错,石浦驻军纪律严明,训练有素,如果能得到张振相助,郭臻在江南行事会方便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