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绍总兵府,郭臻端坐主位,杨巍、王逝、王殷、刘恒等人分两列落座。
郭臻拿起茶杯先喝了一口,然后说道:“诸位,你们把负责工作的开展情况都介绍一下吧!”
杨巍坐在左列首位,率先开口道:“大人,朝廷按理每月该给我们宁绍军拨付五万两银子,可近三月实发十一万两,被克扣掉了四万两,而总兵府这三月共支出二十万两银子,银子缺口多达九万两。”
杨巍介绍完后,王逝起身介绍道:“大人,宁绍军镇各卫所的商铺产业之前每年能盈利三万两银子,属下正在进行整顿,预计能增加五成盈利。”
刘恒看王殷没有起身的意思,先站起来介绍道:“大人,属下去年带船队去了两趟倭国,交给前宁绍总兵府五千两银子通行费,又交给舟山梁伟三千两银子通行费,托老天爷的福,来回顺畅,两边货物售完后,共盈利四万五千两银子。”
刘恒只有三艘海船,却能在一年内盈利四万多两银子,可见海贸利润之大。
刘恒说完后,王殷才起身说道:“大人,商盟目前共有四十二家分号,其中能盈利的只有二十八家,粗略估算下来,一年能盈利十万两银子,不过,因为大人上任宁绍总兵带来的好处,商盟明年的利润预计能扩大五成。”
商盟的盘面布得挺大,但盈利能力相比海贸,却是要逊色不少,大明内贸插手的人太多,每到一地都需要上下打点,想挣点钱真是不容易。
如今,郭臻麾下有两万五千将士,一年军饷需要六十万两银子,朝廷三月发了十一万两银子,按照这个比例计算,一年缺口近十六万两银子。
郭臻目前拥有的三大产业创造的利润,堪堪能维持收支平衡,但郭臻还想打造兵器、铠甲,还想购买、研发火器,这些花费甚至要超过军饷。
“没钱,寸步难行啊!”郭臻暗暗感慨,然后沉声说道:“诸位,宁绍军的难处大家都清楚,还请大家齐心协力,共同渡过这道难关。”
说到这里,郭臻的目光转向刘恒:“刘管事,今年与倭国的海贸先不要扩大,以免引起福建郑氏的警觉,对了,我前次让你打探的事情怎么样了?”
刘恒起身回道:“大人,属下打探到台州大海盗张彪最近日子很不好过,梁伟准备招安他,目前正在洽谈中,至于大海盗顾三麻子,最近他带着手下迁往富庶的长江口,正和吴淞镇的水军周旋呢!”
“梁伟那厮正招安张彪?”郭臻心中一动,问道:“刘管事,你对张彪熟悉吗?”
刘恒点点头:“属下以前和张彪打过几次交道,算是有一些交情。”
“张彪有多少部下?多少条船?”
“张彪的部下约有一千二百余人,船只近百艘,其中大船二十多艘。”
“梁伟明明是闽人,却招募台州海盗,如果让他成功,我还如何控制浙海,你去面见张彪,就说宁绍总兵府也愿意招安他,梁伟提的条件,我同样能答应他。”
“愿为大人一行!”
张彪决不能被梁伟招安,这关系到郭臻的浙海大计,如果张彪被梁伟招安成功,梁伟必定声名大噪,这时,郭臻这个寸功未立的宁绍总兵立马会被比下去。
从郭臻上任宁绍总兵起,与福建郑氏之间的较量就已经开始了,作为一个弱者,郭臻不能放过任何一个机会。
郭臻要从福建郑氏手中拿点好处,但也不能过分激怒福建郑氏,这是个很难做到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