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下打听到东虏有与大明议和的意思?”
“东虏去年刚入寇宣大镇,今年又来攻打得胜堡,怎么可能议和?”
“这事听起来确实有些不可思议,但据属下了解到的情况,半个月前,蓟辽镇便有传闻,说东虏愿与大明互市议和。”
“你的意思是说,朝廷当真了?”
“当不当真属下不知道,但前番大人封锁前往辽东商道的消息传到朝廷了,听说兵部下书斥责了总督大人,说总督大人故意挑起与东虏的争端。”
“故意挑起与东虏的争端?”郭臻的脸色越来越严肃,脑中揣摩其中的意思。
这时候,王逝压低声音说道:“属下听说兵部尚书田观今年制定了个四正六隅之策应对义军,以陕西、河南、湖广、江北为四正,四巡抚分剿,而专防延绥、山西、山东、江南、江西、四川,为六隅,六巡抚分防协剿,各地招募兵马,想把和东虏的战事先放一放。”
“放一放?他想放就能放?”郭臻嗤之以鼻,言语中对兵部尚书田观并没有多少尊重。
王逝不想与郭臻争论此事,继续说道:“听说兵部要追究大人擅自出塞招惹东虏之罪。”
“放屁!”郭臻勃然大怒,心底生出一丝寒意。
这时候,就算是对徐弘基不怎么对付的山西总兵王朴也不再理会叶桂,军中将领最怕从未经历过战事的文官乱指挥,追随徐弘基至少不会被派出去白白送死。
郭臻拜见徐弘基之后,把塞外的局势及战况简要相告,徐弘基神情严肃,好像遇见什么为难之事,命郭臻先去和骁骑营汇合,没有他的命令不得擅自行动。
一连几天,得胜堡的战事持续胶着,不断有伤兵返回大同,听说徐弘基率督抚营亲自在压阵。
大同战事一起,边镇的百姓开始收拾细软包裹逃向山西方向,官府不能禁。
去年朔州屠城影响极大,就算百姓对徐弘基有信心,也不敢拿自家性命当赌注,得胜堡边关一旦被攻破了,再想逃就来不及了。
郭臻带着骁骑营在得胜堡附近驻扎了五六天,却一直没有接到徐弘基命他出击的命令,这种局势下,哪怕让他出塞威胁清军粮道,也能贡献一份力量,因此,郭臻越想感觉越不对劲。
五月底,王逝从大同城赶回来,还没喝一口水,就急着禀报道:“大人,情况有些不妙啊!”
“可知发生了何事?”
“属下打听到东虏有与大明议和的意思?”
“东虏去年刚入寇宣大镇,今年又来攻打得胜堡,怎么可能议和?”
“这事听起来确实有些不可思议,但据属下了解到的情况,半个月前,蓟辽镇便有传闻,说东虏愿与大明互市议和。”
“你的意思是说,朝廷当真了?”
“当不当真属下不知道,但前番大人封锁前往辽东商道的消息传到朝廷了,听说兵部下书斥责了总督大人,说总督大人故意挑起与东虏的争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