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诸部头领态度恭顺,恭送新登基的崇德皇帝御驾亲征。
黄台基挥起厚实的手掌,笑着对漠东蒙古各部头领说道:“朕祖上也是猛哥帖木儿,与蒙古同出一脉,从今往后,大清也是蒙古人的家园!”
阿穆尔低着头,心中暗自唾了一口:“后金野人的后代也敢伪装成蒙古人的后裔,真是连脸都不要了!”
黄台基表现得越宽厚仁慈,他越感到眼前这个人的可怕,在草原上,这个人没有对手。
从今日起,后金不复存在,后金人这个称呼也将逐渐被遗忘。
五年…十年,草原上的蒙古人还有多少人记得满清是后金人的帝国。
只要蒙古各部统领认可了爱新觉罗是蒙元猛哥帖木儿的后裔,再得到黄教大师的加持,黄台基也能以蒙古人的身份称汗。
不光是蒙古人,恐怕连大明人也会淡忘满清就是曾掳走北宋二帝的后金人的帝国。
黄台基微笑眯眼一路巡视,看上去竟然有点像弥勒佛的神态,沿途的蒙古武士挺胸而来,姿态威武,越来越多的蒙古人投入满清的战车,为满清帝国添砖加瓦。
仅靠后金人无法实现黄台基的野心,称帝后他将把现有的蒙古两旗扩编为蒙古八旗,同时增编汉八旗。
黄台基从未想过只靠刀剑来征服蒙古,让一半人认同,让一半人畏惧,如此霸业可成。
在黄台基看来,漠南比漠东要重要得多,只要控制了漠南,不但在战略上完成了对大明北境的包围,也可以彻底让蒙古人成为满清的附庸,但控制漠南同样不能仅用刀剑,急必坏事。
漠南蒙古已成为满清和大明角逐中的重中之重,宣大镇也是首当其冲。
冬天一天天过去,宏治三年的漠南大战由宣大镇上报朝廷,可这个消息却犹如泥牛入海,没能得到任何回应,大明似乎遗忘了塞外。
明部的大明战略也拉开了帷幕,这里才是大明人的根基。
郭臻在宣大镇上下活动,打通各路官吏的关系,钱财像流水一样从指缝间溜走,加上王鹏在京城也开始上下打点,商盟的财政开始吃紧。
有些东西短时间内得不到回应,长久的付出才能得到回报,郭臻现在迫切需要给明部在大明制造一个能得到认可的身份。
山野中,秦锋也丢下了清闲。
宣府、大同是边境重地,没有成气候的盗匪,整个冬天他只是收编了自愿投奔的盗匪,对不愿受束缚的强人也只是听之任之。
秦锋是边军出身,知道官府里的道道,大明不是塞外,除非是流民泛滥的地方,杀一两个人还能搪塞过去,无故杀的人多了必然会惹来大麻烦,尤其还都是本地人,有些人不用动手,只要断了他们的财路,不攻自破。
无论秦锋再怎么低调,也阻挡不了他的声名远扬,因为他掌管的是无数人的财富之路。
过了正月,北方吹过来的风也没那么刺骨。
太原北四十里外有个叫马家集的地方,这里是山西进入大同的必经路口,近几年成了北境有名的马市,逐渐繁荣。
秦锋坐在临街的小酒馆里,要了一盘熟牛肉,一碟花生米,一壶老白干,早春的阳光透过空格子窗户洒进来,让他浑身生出一种懒洋洋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