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物太过珍贵了!”焦博恋恋不舍。
“啊,是吗?”郭臻一脸惊色:“蒙古人粗鄙不识货,我在草原也只花了二十块茶砖换取,如今落在大人手里,方才不使明珠蒙尘。”
有些东西心照不宣。
焦博犹豫半晌后,终于下定决心:“既然你这么有心,这份礼我就收下了。”
“愿为大人效劳!”
焦博摆摆手道:“你虽流落塞外,对大明倒是有一份赤忱之心,只是有些事我能给你行方便,有些事确实爱莫能助。”
焦博想想后,指点道:“你如果真有心带着明部骑兵为大明效力,不妨走走朝廷的路子,或许还有一线希望。”
近年来,朝廷关于纳降的决策连连吃亏,义军多降而复叛,明部牵涉边事,风险更甚,如果不是被逼无奈,没人愿意担这个风险。
如今漠南草原重回太平,宣大镇近日无忧,总督梁桢当然更不会节外生枝,就连焦博自己也不想给自己找麻烦。
郭臻见焦博说的郑重,不禁陷入沉思,这是郭臻第二次听到有人对他提起走中枢的路子,上次龙云已向他提起过结交中宫的阉人。
本来郭臻也是有门路的,但不巧的是,郭臻熟悉的林总管(白面老者)一年前被宏治皇帝的新宠太监杨阖陷害,丢掉了司礼监总管和东厂厂督的职务。
略一思索后,郭臻开口道:“大人,后金人虽然暂时退去了,但迟早还会回来……”
焦博很不高兴地打断郭臻的话:“你说的我都清楚。”
郭臻知道焦博会错了自己的意思,压低声音解释道:“蒙古经此战和后金已是势不两立,在我看来,他们目前越强大,对大明越有好处。”
焦博将美玉放在手边的案台上静候下文。
“察哈尔部想从大明购买些刀箭!”
“朝廷是不允许铁器出塞的……”焦博拉长声调:“但我最近一直没空查处边关违禁货物。”
后金的敌人就是大明的朋友,焦博不愿出面担风险,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还是可以的。
“在下明白!”郭臻会意道:“多谢大人相助,草原再有什么风吹草动,我定会及时相告。”
“嗯,那就这样吧!”
“在下告辞!”
焦博摆摆手:“你去吧!”
留这么一条暗线在草原,焦博也是受益匪浅。
郭臻得到焦博的暗示,脚步轻松出了巡抚衙门,杨巍和郑秋忙跟在身后。
出门已是太阳高升,往前走过两条街道,四周小商贩的叫卖声此起彼伏,街道上生机勃勃。
这几年,郭臻被阴谋和险境缠绕不得脱身,像是一直生活在阴暗的角落里,从未像今天这样享受自在,他突然感觉自己向往这样平民百姓的生活更胜过叱咤风云。
有些念头也只是一闪而过,走过的路再不容回头。
为了确保杨巍的权力交接顺利完成,郭臻在大同多待了一段时间,这无形中给商盟诸人不小的压力。
这几年随着商盟经营的顺风顺水,关内王鹏、陈敬等人的日子都过的不错,陈敬娶了妻子,王鹏在绿林也混的风生水起,郭臻入塞让他们都感到有些不自在,他们都已习惯了无人管束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