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常英手拿一张试卷,看着看着,蓦然笑了起来:“这一篇好,用的是奇兵之法,而且明言了其中风险,言之有物,而且暗合郭……”
说到此处,朱常英的声音戛然而止,好一会后,朱常英不由感叹道:“还是比不过那一张试卷啊!”
批阅的考官们都明白“那一张试卷”代表什么,并不多说,只是这被皇帝夸耀的考卷,却也被抽了出来,给了个不错的名次。
批注了一会,朱常英精力见底,面露疲惫,内侍反复劝慰终于将朱常英说通,让朱常英同意摆驾回返。
只是,朱常英才走出几步,立刻又心感遗憾,他之所以急着赶过来,就是想看看是否有考生的试卷能接近郭臻的水准,这样一来,他不把郭臻点为状元,也算是有理有据,省得被人诟病。
可寻了许久,结果还是未能如愿:“果然是天纵之才,旁人难及!”
就在朱常英快要走出集英殿的时候,背后传来脚步声,却是赵昱追了过来:“圣上,科举乃是为国取士,当以才学为上……”
赵昱说到这里,便没有继续说下去,他相信以朱常英的才智,定能明白他要表达的意思。
朱常英沉默一阵,然后开口道:“赵卿你的意思朕明白,朕可以点郭臻为状元,但有一件事需要赵卿多费心,不然朕终究难以放心。”
“圣上请讲!”赵昱见朱常英表情严肃,便知后面要说的话不一般。
“郭臻年轻,考虑问题容易先入为主,他的心思还要你多加引导才是!”朱常英说着,看了眼正走过来的弥封官,话锋一转道:“当然,还有一些细致之处,却不方便在这里说了。”
赵昱点了点头,大致明白了皇帝的意思,这是要赵昱带带郭臻,让郭臻全心全意为朝廷,为皇帝效力。
也就在这时候,朱常英又说道:“过几天,朕会召郭臻入宫,朕倒要问问他,这凝结举国之法,到底是个什么意思?他在考卷上说的不清不楚,却是引人深思!”
之后两天,郭臻闲来无事,便带着张虎、林雄、小伍三人在城中闲逛,继续熟悉京城的同时,也为养心斋在京城开分店做准备。
说起来,郭臻这段时间虽然忙于备考,但也经常收到来自江南的消息,其中既有来自母亲、妹妹、徐雅薇等亲人的牵挂,也有养心斋的经营状况。
养心斋在郭臻前往京城赶考时,便已开始在江南各省府扩张,因为在陪都南京打响名气,加上提供了不少超越时代的营销点子,在各地扩展颇为顺利。
也因为这个缘故,大掌柜金泰传来消息,说近期准备安排二掌柜张振携资入京,一来拓展养心斋的生意,二来增强郭臻的经济底蕴。
京城乃是藏龙卧虎之地,高官满地走,权贵多如狗,没有足够多的钱财,即便有了进士甚至状元的身份,依旧难以获得想要的体面。
当然,获得体面还是其次,钱财也是力量的一种表现形式,郭臻想要在短时间内做成某些事情,还是离不开充足的钱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