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的郎府陷入安静之中,下人的匆匆脚步声由远而近,手中拿着信件走进来,恭敬的递给郎允礼,“少爷,您的信。“郎允礼接过下人手中的信,问:“何人送来的。”
下人低下的头摇了摇,说:“信是在门口发现的,没发现是何人。”郎允礼看着手上的信件,信封上写着的是:郎允礼亲启,他有些疑惑,打开信后,他发现信上只写了几个字:白琼山,三松堂,姚安。
郎允礼心下了然,他大抵知晓这信是谁送来的了,随后他就去找了林菀娘,“三皇子给你寄信来?”
林菀娘有些诧异,她本以为他们同三皇子许久未通过信件,三皇子早已将此事忘却,岂料三皇子又送了信家来,“那你又当如何?”
林菀娘问郎允礼,他说:“进京赶考需要有举荐人的推荐,如今三皇子,给我寄了信,只怕是让我去找那位姚安,姚学者。”
“姚学者?”林菀娘有些好奇:“你可知晓此人?”郎允礼点点头,“知晓,他是学者之中最有名望。”
“虽说他是归告老还乡,但是都是不屑于那些朝中小人为伍,所以才离郎京城,回到了三松屋,他的学生更是桃李满天下。”
郎允礼说到朝中的小人时,眼中闪过一丝厌恶,随后他又恢复了常色,林菀娘看在眼中,并没有说什么,随后就对他说:“既然如此,那我们去拜访他一番可好?”
郎允礼点点头,今日的晚饭是一起吃的,连林阮娘和林彦都到了,林菀娘在饭桌上说:“我同允礼要出门几日,去趟白琼山,拜访一位学者。”
林彦有些惊讶,随后面带兴奋地说:“可是那姚安,姚学者?”林菀娘对他说:“你认识?”林彦说。
“姚学者的文章是我拜读的最多的,而且他的文章笔锋犀利,字字珠玑,是我最欣赏的。”
林彦说着,面上充满了崇拜的神色,林菀娘是鲜少在自己的弟弟脸上看到这样的神情,她看向郎允礼,郎允礼说。
“那你可想见一见他?”林彦满脸惊讶的说:“我真的可以去吗?”郎允礼点点头,“自然,凡是学者,大都会喜欢,前来向他虚心请教的学子,你若是真心诚意的去找他请教,他定不会不理你的。”
林彦激动的连脸颊都红了,他举起酒杯对郎允礼说:“多谢姐夫,我定当努力,绝不给姐姐姐夫丢人。”
郎允礼举起酒杯,同他碰了一下,晚饭吃完,离席时,林彦的脚步都极其的轻快,对谁都是笑脸相迎,眼中的开心都要溢出来了,林菀娘见此情形笑出声。
“他这模样真的像是娶到了心爱的姑娘那般开心。”郎允礼也瞧着林彦的背影,笑了笑。
他们出发那日林彦早早的就在府门口等着,怀中还抱着一沓书,林菀娘有些好奇,“你拿这些该做什么?”
林彦说:“这些都是姚学者所著的书和文章,我都将它们装订成册,上面还写了我的疑惑,还有我关了他的文章之后写的一些心得,都是想让学者看的。”
他们在路上行驶了三天才到了白琼山,只见朦胧的远山,笼罩着一层轻纱,影影绰绰,在飘渺的云烟中忽远忽近,若即若离,就像是几笔淡墨,抹在蓝色的天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