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辽率两万曹军为前军,一路南下,两天后,军队抵达了博望县,距离宛城还有五十里,张辽见天色已晚,便下令军队驻营,想到去年进攻荆州惨败而归,他率领的后军被刘璟大军围困,若不是曹操在政治上让步,他张辽就要成为刘璟的战俘,面临毕生之耻,现在回想起来,还是令他感到一阵后怕。
不过张辽也是久经风浪之人,他不会被去年的失利困住手脚,相反,他会吸取去年的教训,再战一场,一洗去年之耻。
大军刚刚扎下营盘,张辽却得到一个意外的消息,一支满载物资的船队离开了宛城,沿淯水南下,足足有五百艘大船,这个消息使张辽意识到了什么,难道是......
“文远!”
李典快步走进大帐问道:“听说有紧急军情,发生了什么事?”
“斥候发现一支船队驶出宛城,去襄阳了,有五百艘大船,满载物资。”
“这....难道是文聘要放弃宛城了吗?”
张辽点点头,“我也有这种感觉,听说曹真击败了庞德的军队,阻拦汉军前往宛城,现在宛城内只有一万军队,如果我们大军到来,文聘肯定守不住宛城,放弃宛城撤退,是他明智之举。”
李典迟疑一下道:“我在想,我们能不能拦截住文聘军队后撤?报去年的一箭之仇。”
张辽没有立即回答,他走到地图前,凝视淯水片刻,问道:“曼成以为文聘如果南撤会走哪条线?”
李典走上前,也沉思片刻道:“曹真的骑兵没有携带火油,他们无法火烧运输船队,那骑兵一定会沿河北上,拦截文聘军队后撤,我想文聘应该很清楚这一点,所以文聘军队若要撤退,一定会在淯水以东撤离。”
李典在地图上的淯水重重敲了敲,“不能便宜了他。”
张辽陷入了沉思,到目前为止,汉军南撤只是一种猜想,还没有任何证据,必须谨慎,得到确切情报才能做决定。
就在这时,帐外有士兵禀报:“外面有一个叫黄续的人求见将军,说有重大军情要禀报。”
‘黄续?’张辽微微一怔,这个名字似乎听说过,李典反应极快,“莫非就是黄应之子?当初担任过民夫首领。”
张辽顿时想起来了,赤壁大战时,丞相征发五万南阳民夫运输粮食,好像首领就是叫黄续,南阳黄氏家主之子。
“请他进来!”张辽立刻令道。
不多时,士兵将一名男子带了进来,此人年约三十出头,长得膀大腰圆,身材魁梧,他名叫黄续,是宛城黄氏家主黄应次子,黄氏家族和邓氏家族齐名,号称南阳两大家族,分支颇多,如襄阳黄承彦、江夏黄祖、以及南阳黄忠等等。
由于各大政治势力在荆襄一带交集,黄氏家族各支也有了各自的选择,如黄承彦选择刘备、黄忠选择刘璟,黄祖被江东所灭,而留在宛城的黄应则投降了曹操,在曹操征伐荆州的几次战役中,黄氏家族都立下了汗马功劳,得到曹操嘉奖,黄应的长子黄宪入许昌为官,次子黄续掌管数万民夫,连黄应本人也被封为关内侯,极为荣耀。
数月前汉军攻克南阳,黄氏家族选择了沉默,也是因为时间尚短,南阳郡还没有来得及纳入荆州的官府统治,太守依然是原来朝廷任命的张延,黄家也由此没有遭到清算,躲过一劫。
这次曹军反攻南阳,黄家又开始积极活动,暗中联络城中亲曹的豪门大户,准备配合曹军攻打宛城,在城中起事,黄续就是黄应派来和曹军进行联系,
黄续进帐便单膝跪下行礼,“参见张将军!”
张辽认识他,连忙将他扶起,“黄公子请起。”
黄续起身道:“我有重要情报要禀报张将军,文聘已经在集结军队,准备撤离宛城,我父亲也已联络十几余家豪门大户,收拾劲卒千余人,准备在城内起事,接应曹军入城。”
说完,他取出父亲的亲兵信,呈给张辽,张辽看完信,心中已有底,便笑着对黄续道:“你们的忠心我一定会如实禀报丞相,夺下宛城,算你们的功劳。”
黄续大喜,连忙又施礼说:“请问将军准备几时进攻宛城,我们随时可以配合。”
“具体我也暂时不知,不过你回去转告令尊,汉军若撤离,请他们注意维持城中秩序,维护宛城稳定。”
“我明白了,我这就回城禀报父亲。”
黄续行一礼便告辞了,张辽命人送他出去,这时李典上前笑道:“文远为何不告诉他们,我们具体攻城时间?”
张辽摇了摇头,“军机要务,焉能随意托付乡民,他们人多口杂,一旦泄露,反而会坏我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