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到闰四月十二日,四只舰队全部集结完毕,第二舰队仍然留在流求,配合第四野战旅。第一、第三、第四舰队全部在胶州湾集结完毕。
当天,由于李纲等人的全力组织,士绅、地主手下的拼死执行,所有的战船在扬州湾外补给完成,陆军也在扬州补给完成。赵南派人刺杀了一部分,发现没有用之后就停了刺杀,因为南赵的探子、刺客、雇佣杀手已经开始在兴汉盟境内兴风作浪,谛听人手立即变得非常紧缺。
南赵海陆联合军继续北上。
随着消息传到胶州湾,由高远统帅指挥的三支舰队从胶州湾扬帆起航,沿海岸线南下,登陆郁洲岛。
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
刘信均的第二旅和孙立的第三旅从临沂县的石门镇南下,直接进入淮南东路的海州,目标海州郭附县朐山。
防守朐山的守军将领是南赵名将韩忠。
刘信启在给两个旅长的信中,一再强调这个韩忠有多么的厉害,刘信均和孙立都很谨慎。
可让两人没有预料到的是,韩忠比两人更加的谨慎,得知兴汉盟军南下之后,直接率领朐山的守军撤退南下了。
站在朐山城下,遥望东边海面上桅杆如林的壮观景象,两人不禁有些心潮澎湃。
“名将也不过如此,连试着守一下都不敢。”孙立对韩忠的评价降低了许多。
“我到不这么觉得,韩忠能够清楚的认识到敌我双方的悬殊差距,果断撤退保存实力,反而体现了了他很有魄力。”刘信均反驳道。
“也是,盟主一直强调: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得。若是换我在韩忠的位置,应该也会做出同样的选择。”孙立换位思考了一下,立即理解了韩忠的选择。
“现在我们两个怎么走。”刘信均问道。
两个旅先行一步攻下海州朐山,也算是将战场放在了盟境以外,守住了兴汉盟作战的底线。
“参谋部有多种预演,对于目前的情况也做过相应的计划,我全都看过,就目前来说,我们基本有两个方向可以选择。”孙立回道:“一是顺海岸线一路南下,有海上的补给支持,我们可以一路打到杭州,攻下南赵首都。二是稳扎稳打,兵分两路先占领淮水以南的所有南赵州县,然后依靠淮水消灭南赵北上的陆军。”
“怎么选?”刘信均当然也看过这些参谋部的预演计划,他问的就是二选一,选哪个?
“我比较倾向于选择第一条,直接南下杭州。”孙立回道。
“嘿嘿。”刘信均嘿嘿一笑,不言而喻,他也肯定也比较倾向于这一条:“可边境线也不能不守,万一北上的南赵陆军不管不顾直接冲入兴汉盟境域,我们的罪过可就大了。”
这才是刘信均的本意,两人必须有人留下来守。
“我觉得你守比较稳妥,就让我去前面拼杀吧。”很明显,南下攻杭州的功绩更大,孙立也想要。
正当两人争执不下的时候,有手下上来报告:
“报告!盟主有令,西进攻略已经完成,第八旅、第十旅将会以最快的速度前来沂州,要求刘信均、孙立两旅,大胆作战,不用顾忌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