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这一套理论的深度和广度,基本可以和历史上有名的思想家和大儒比肩,还非常容易兴汉盟的百姓接受,更能够让老儒学的文人理解。
可以预见,这一套理论肯定会对旧文人造成巨大的冲击。
“他在蓬莱新兵营?”刘信启问道。
“是的。”
“让他来见我。”刘信启已经顾不得看新兵的旬考了,现在,孔戬更加重要。
兴汉盟自成立以来就被读书人瞧不起,刘信启虽然没有在意,但是心底里还是隐隐都写不忿。虽然兴汉盟发展的很好,打了很多人的脸,但是嘴上说不过人家,就是感觉没有完胜。
文人的笔杆子还是非常厉害的。
刘信启看过一些从江南收集过来的小报,上面有理有据的分析兴汉盟,讲兴汉盟分析成了一个野蛮的政体,说兴汉盟的管理层是汉人的退化。
瑕疵必报的刘信启说不过那些人,就让谛听将那些背地里骂兴汉盟的人都记录了下来,等到今后兴汉盟攻略过去,再找这些人秋后算账。
不说打杀他们,但是做官、做官商的好事肯定没有他们的份儿了。
现在有了孔戬,让刘信启看到了希望,嘴皮子上战胜旧文人的希望。
“报告!”刘信启在刘礼振办公室等候,外面传来报告声。
“进来。”
走进来一个穿着军装、一米七左右,很是儒雅的新兵。
一身戎装都盖不住这个新兵身上的文人气息。
“你就是孔戬?”刘信启问道。
“是,盟主。”孔戬回道。
“你给刘部长说的那些理论,有没有整理出来,写在纸上的?”刘信启问道。
“当然有,用笔书写我的想法,可以帮我更快、更清晰的理顺思路,所以我有许多草稿。”孔戬回道,也就是说还没有整理成册,成体系的东西。
“在哪里?拿过来让我看看。”
“之前刘部长找我的时候,说是您要见我,我已经拜托他去我的宿舍取了,估计很快就会过来。”孔戬回道。
果真是个非常聪明的人,还很会揣摩人的心思。从来没有见过刘信启,就猜到刘信启间他是为了他的理论。
这个孔戬是刘信启穿越以来见过最聪明的人,给刘信启的感觉,比赵国前丞相李纲、许翰还要聪明,锋芒毕露的那种。
这人才十八岁,比刘信启还要小。
还打算细问,刘礼振抱着一摞纸张走了进来,这一摞纸有半个臂膀那么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