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群楚兵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他们要增援的这座小城,眼前的情景却让他们彻底失望了。
此地的战斗,已经结束了,城头上已经挂起了大涪的旗帜。而守在此处的楚国士兵,不知是被全歼了,还是逃走了。反正,现在已经看不到他们的影子了。
看到这一情景,带领这一队楚军的将领,抱着侥幸的心理,马上组织手下的士兵,向这座城池发动攻击。
谁知他们还没有到达城墙之下,一阵箭雨就迎面射来,冲在最前面的一些土兵,不甘地倒在地上,紧接着城头上冒出了许多大涪士兵的身影。
这名楚军将领,看到城墙上大涪士兵的身影,一下子便没有了,继续攻城的信心。因为这城墙上,足足站了超过一万的大涪士兵。
虽然自己所带楚国士兵人数超过涪兵,但是,这一点人数的优势,想成功攻城,那无异于痴人说梦。更何况,刚刚阻击自己的敌兵,如果尾随而来的话,与城里的涪国士兵前后夹击,自己这支队伍就会很麻烦了。
想到这里,这名楚国将领果断的下令,让自己的士兵撤回,并且很快带着手下士兵,返回了扶风城。
同样的一幕,在扶风城附近另外几个小城同样发生。大涪军队占领了旬阳关之后,很快派出兵马,以最快速度袭击了扶风城附近的四座小城。
这几座小城的领兵将领,并没有得到旬阳关被大涪人攻下的消息。因为有这天下第一雄关的庇护,他们也根本没有考虑,城池的防御问题。
在这样的心里状态下,这些守城的楚兵将城门大大打开,根本没有做任务防守准备。当大涪士兵出现在他们防守的城池外的时候,他们几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有些城池甚至连城门都来不及关闭。
面对人数远远超过己方的大涪军队,这四座的守军将领,选择了不同的方案。
有些有血性的将领,选择了以城池共存亡,最后全部战死在自己防守的城池之中。还有一些聪明的将领,见敌方士兵远远超过自己,守城已经是不可能的了,带着手下士兵逃回了扶风城。
也有贪生怕死的将领,见自己应该防守的城池已经被敌人团团围住。早已被数倍于自己的敌人吓破了胆,大涪士兵还没有发动攻击,他们就主动打开城门,出城投降了。
最后,这四座与扶风城相距只有几十里的小城,无一利外地全落到大涪人的手中。
在这一次的夺城之战中,杨云的任务就是阻击楚军驰援几座小城的援兵。他把手下近两万的士兵分成了四队,分别由姚侠、郭龙、巨远光和自己各自带领五千左右士兵,分别阻击楚军各路援军。
对于整个夺城大战而言,杨云他们这一次,算是干的脏活累活。功劳都让攻城的士兵得了,而自己手下的不到两万士兵,去完成比攻城更艰巨的阻击援军的任务。
四支每支约有五千人的队伍,都要阻击数倍于自己的援军。还无法选择撤退或与对方四旋,只能硬对硬的阻挡增援的楚军,所以这一次,这四支阻击援军的队伍,损失都比较严重。
战斗结束之后,杨云将整个队伍收拢。发现自己所带的两万士兵,现在已经剩下不足一万三千人了,并且这一万三千人里边。还有好些人还是身上带着伤,近期内看来是无法作战的了。
夜里,杨云躺在自己的营帐里,细细思考这一次战役,通过这一次战役。让杨云得到了很多的收获。胜王杨明作为大涪的“战神”。他在指挥作战和临机应变的能力,让杨云十分佩服。
扶风城周边的几座小城都被大涪军队夺了下来,这场战役大涪军队能够取得全胜,就是赢在对时间和机会把握上。
在攻下旬阳关之后,杨明能够很快把握到,这是一个攻占扶风城周边几座城池的机会。趁着消息还没有传出去之际,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在对方还没有来得及布置防御的时候,快速攻下了扶风城周边的四座小城。
这一次战役之后,最苦恼的当属于楚军大元帅于鲜了。
楚国的大部分土地都在楚江西岸,而楚江东岸与大涪接壤的地方,就只有扶风城和周边的几座小城。现在大涪军队通过突袭,占据了这四座小城。使得扶风城成孤立于楚江东岸,让于鲜的二十多万部队,处于大涪军队的包围之中。
为了摆脱这被动的局面,于鲜组织手下军队,向这四座被大涪军队占领的小城,发动了好几次攻击,企图夺回一两座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