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中箭之后,血液越过厚厚的皇后衣裳,侵染到了外面。
鲜红色的血液,也染不红玄色的外套。
皇后娘娘就这么静静地躺在皇上怀里,表情温柔,嘴角流出的血,也有些开始凝固了,倒也不影响皇后的美丽。
皇后原本就是一个美人坯子,活着的时候嘴有些太坏,不招人喜欢,如今这幅安静、温婉的样子,着实让人怜惜和心疼。
皇后是晚国的公主,在嫁到醇国前也是经过了严格训练。
目的也只有一个,就是日后嫁到醇国的时候,替晚国控制醇国,最好取代醇国。
当然了,在训练的这些小公主中,可不止皇后一个人。还有其他一些小公主,可是皇后是这当中最优秀的人。
只有最优秀的人,才能成为与醇国和亲的人选。
这后宫,皇上的子嗣无论男女,只要一出生,便要让国师看看生成八字,看看今后的命数,看看与国家有没有冲突。
皇后娘娘出生的时候,也不例外。
国师告诉晚国皇上,公主这一生会命运坎坷,英年早逝。若是想要公主活得还算不那么坎坷,就必须将公主过继给佛祖,得到佛祖的庇佑,公主也才能健康长大,否则不仅一生命运坎坷,一生病魔缠身,不满16岁就岁早逝。
做父母的哪里又希望自己的孩子命运坎坷、病魔缠身,甚至白发人送黑发人呢。
所以,晚国皇上便答应了果实的提议,将还在襁褓中的皇后娘娘过继给佛祖。
虽然要过继,但是还是要等到皇后满月之后,才举行过继大典。
过继之后,便要被送到了山里的寺院。国师说了既然要过继给佛祖,就必须要在佛祖坐下长到成年,也就是年满14岁之后,才可以回到宫中。
所以,皇后的童年是在寺院中,伴着钟声,伴着佛经,伴着香火,伴着慈悲为怀长大。
一晃14年也就过了,皇后也到了年龄,也该回宫了。
宫里也早早的就派了人到寺院接皇后娘娘回宫,住持按照之前的约定只能将皇后送回宫中。
在回宫的路上,皇后遇见了受到家人欺负的户单单,皇后出手救了户单单。
后来户单单的父亲确实犯了事,被满门抄斩。
那个时候,户单单已经跟在皇后身边了,所以户单单自然也就逃过了一劫。
进宫之后,皇后便开始学习各种诗书礼仪。
在寺院的时候,皇后虽然有时候会很调皮,但是天资聪慧。
只要她肯学,愿意学,就一定可以很快就学会。
进了宫之后,皇后一直很努力,短时间内各方面就都比别的公主出类拔萃。
再说了,如此出类拔萃的表现,可是要被选作和亲,远嫁醇国。
这些娇生惯养的公主,又怎么会愿意呢!
一个个都在背后嘲笑皇后是山里来的,没见过世面的傻孩子。
可是,皇后如此表现得出类拔萃,并不是因为她傻。
而是因为,皇后原本的目的就是冲着被选为去醇国和亲的对象,所以才这么努力。
虽然皇后的生母不太愿意,但是他也没有办法,这是皇上决定的事。
两国和亲的日子,早就已经定下来,晚国距离醇国可是隔着很远的距离。和亲的队伍要提前一年出发,才能赶上和亲的日子。
户单单也一直跟在皇后身边,和皇后相依相伴。
就连最后皇后被选中作为和亲的公主,户单单也就顺利地、心甘情愿地作为陪嫁丫鬟,一起跟着皇后远离故土到了醇国。
和亲队伍浩浩荡荡,前前后后有一共有一千人作为送亲的队伍,前往醇国。嫁妆就更不用说了,前前后后上百车。
一开始,皇后还很规矩的坐在和亲马车上,白天赶路晚上休息。
可是后来,皇后就坐不住了。
皇后年纪比户单单长几岁,再加上皇后算是户单单的救命恩人。这么两三年两人在晚国宫里,也一直相依为命。户单单自然什么都听皇后的,只要皇后开口,无论是什么,户单单都照做。
如此算算,皇后和户单单进宫的时间倒是同一时间。
进宫之后皇后开始各种学习,户单单也一直跟在皇后身后,也被皇后要求这学习着各种事宜。
所以,皇后若是想让户单单冒充公主,也绝对是没有问题。
所以,皇后决定让户单单坐在和亲的马车上,代替自己,皇后一个人骑着马溜出去。
户单单没有一句反驳,就这么答应了。
户单单知道,以皇后的武功,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几个人能伤得了皇后。
皇后从小在寺院长大,从小就习武,再加上天资聪慧,这武学上的造诣也不差。只可惜,她是公主,最后都要回到宫里,最后也都要嫁人。
否则,一定是未来的主持人选。
回宫之后,皇后不能随意暴露自己会武功这件事。
所以,为了看管皇后,住持在送皇后进宫之后,专门留下了大弟子在宫里一直看着皇后,直到和亲队伍出发,他才离开皇宫,回到寺院。
不过为了确保皇后的安全,两人约定,在沿途皇后都要留下安全的标志。
这样户单单也才能放心。
皇后离开之后,一路策马奔驰,一路上吃喝玩乐,可高兴了。
虽然皇后是骑马,但是因为一路上游山玩水,看着快,其实也不比送亲的队伍,提前多久到达醇国。
到了醇国之后,皇后自然也要先在醇国走访一番。
在比州看到山匪酒楼的时候,皇后着实吓了一跳。
可是皇后一身武艺在身,又岂会怕。大摇大摆的进了山匪酒楼,原来除了皇后,这山匪酒楼也还有一桌客人。
皇后觉得好奇,走到那桌面前,“这里可有人?我可以坐在这里吗?”
皇后声音清脆、带着少女的气息。
正在用餐的少年,抬起头看着皇后,愣了一小会儿,才点了点头,“没人。姑娘坐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