醇国第一青楼——紫烟楼。
原本是在糜州,那年因为被董桓大人接手之后,为了方便行事,便搬到了比州,也就是醇国的京城。
醇国本就不大,比州与糜州相邻。
时隔多年董桓大人再次来到这里,当年的记忆迎面而来。
话说紫烟楼那晚的苏婉月,仅仅只是一晚,仅仅就是那么一舞,就已经在比州引起了轰动。
大街小巷所有的人,无论是看过苏婉月表演的人,还是没有看过苏婉月表演的人,都在议论着。
只是那一晚之后,便再也没有苏婉月的任何消息了。
任是这些人如何说,柳姨也只有无可奈何。
毕竟人都已经进宫了,一时半会儿也是出不来了,说了也无济于事,又换不来银子,柳姨自然也就难得多说。
还好如今董大人和夫人来了。
这两人这姿色绝对不比苏婉月差。
柳姨又怎么会放过如此好的机会,尤其是可以如此大肆敛财的机会呢。
当年在紫烟楼的人,这些年也基本都被换的差不多了,柳姨应该是这紫烟楼里唯一的老人了吧。
从糜州一路来到比州。
柳姨虽然认识董大人,但是却也不认识女装版的董姑娘,董夫人也就更不认识了。
董大人收下这个青楼之后,一直没有再去过紫烟楼,一直让朱笔原在打理。
所以,比起董大人,柳姨会更加认朱笔原一些。
当然了,到醇国到紫烟楼之后,便是朱碧园。
所以,董大人此番前去紫烟楼,自然是要带上朱笔原的介绍信。柳姨看了信自然知道该如何安排这两位绝世美人,也知道这是东家的人,自然是不能为难。
虽然两人是朱笔原介绍,但是既然到了青楼来,就得有个青楼的样子。
两人虽然不用卖身,也不用太遵守这紫烟楼的规矩,但是有一点柳姨是无论如何也是不会错过的,那边是趁机敛财。
在柳姨这里,没有那么多假如,除非脑子有毛病,否则敛财便是第一要务。
说到敛财,柳姨绝对有一把绝活,也从来不做闭门造车的生意。
如此倾城绝色,柳姨自然要派人在城内,敲锣打鼓大肆宣传一番,否则财神爷们又怎么会主动上门呢。
如此能够彰显醇国皇帝浪荡、留恋美色、不务朝政名声的大好机会,醇国皇帝又怎么会错过呢。
晚上醇国皇帝换了衣服去了紫烟楼,见着如此两位绝色美人,看着也叫人赏心悦目。
醇国皇帝虽然权不能说有,但是钱还是有。
所以,只要钱给的多,也还是能见到董大人和董大人的夫人二位绝色美人。
醇国皇帝进到屋内,跟在皇帝身后保护皇帝的人自然就要站在门口。
不然这得多尴尬,得怎么搞事情呢。
只是没有想到,醇国皇帝一见到董桓大人,脸上两行泪早也就控制不住了。更是直接跪在地上磕了一个头,“谢大人当年的救命之恩。”
什么情况?董大人当年和醇国小皇帝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
他居然认出了董大人的董姑娘装扮,看来这醇国的故事怕是一两天也讲不完了。
当年醇国主动发起战火,董大人一路将战火打到了比州。
本来打到糜州便已经足够让醇国投降了,但是董大人并没有收手。而是在醇国选择投降之后,依旧一路打到比州,也就是醇国的京城。
董大人打到糜州时,醇国已经派人送来了和解说。董大人也确实想就此收手,毕竟战火之下,最惨的是百姓。
董大人在糜州城的街上,看着因为战火流离失所的百姓。实在是于心不忍,心中的愧疚之情就更加浓郁了。
于是,
董大人决定就在糜州停战,免得这些无辜的百姓再受苦。
可是就在董大人,正准备回到军营的时候。
在路边看到蜷缩在街边的两个神色惊慌,衣服到处是划痕,沾满了灰土,有些奇怪的小孩子。
一个男孩一个女孩。
说他奇怪,不是因为他的神色,而是因为他的衣服。
他们的衣服有划痕,沾满灰土,但却不是衣衫褴褛。不是那种因为没有钱,衣服穿了很久,因为穿得久了,衣服出现了岁月磨损的破旧和破洞。
这两个小孩子身上所穿衣服的图案,花色、面料明显是皇族才能穿的衣服。
或许别人不太清楚,但是董桓董大人太清楚了,只要一眼便能知道。
两个孩子大一点的哥哥,看上去应该也就10岁左右;小一点的妹妹,看上去7、8岁的样子。
两个小孩的样子有些惊慌失措,目光恍惚,没有聚焦。嘴唇干裂的有些起了皮,似乎身体还有些瑟瑟发抖。
董大人有些不明白,若是皇族的孩子,为何会出现在糜州。
即便是醇国和四纳国开战,这两个小孩也不至于如此惊慌失措才对。
董大人担心这里面有什么阴谋,走到两个小孩面前,想要弄清楚缘由,毕竟这或许有可能也关系到四纳国的安危。
两个小孩看见董大人上前,大一点的哥哥虽然眼神扑朔迷离,身体也在瑟瑟发抖,但是他却很本能的将将身体往前挪了挪,似乎想要护住身边的妹妹。
“我是四纳国训州太守,你们的父母呢?”董大人蹲下来,轻声问着两个孩子。
两个小孩子没有说话,眼神慌张,似乎经历了什么不该他们这个年纪有的可怕事情。
“你们是不是遇到什么困难了,可以跟本官讲。只要本官能做得到,本官一定帮助你们。”
大一点的哥哥似乎听清楚了董大人的话,略微抬起了一点点颤抖的头,眼神依旧毫无聚焦,闪闪烁烁地看着董大人这边,嘴唇微微有些浮动,只是董大人一个字还未听清楚,就晕倒在了路边。
两个小孩如此出现在董大人的面前,董大人自然不能坐视不理。董大人将两个小孩子带回了军营,亲自给他们梳洗,换上了干净的衣服。
毕竟这件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看着两个小孩睡着的样子,董大人这心里突然揪得慌。
这场景,真有种似曾相似的感觉。
曾几何时……
董大人就这么一直守在两个小孩旁边。
两人小孩虽然睡着了,但是好像做了什么噩梦似的,嘴里一直念叨着:父皇,父皇……
看来董大人还真是猜对了,这两个小孩还真是小皇子和公主。
也不两个小孩子是受到了什么惊吓,才会如此。
董大人看着他们两,睡着了也有些狰狞的表情,额头还冒着冷汗,心里着实很心疼。
坐在床边,一直用手轻轻地拍着两个小孩的胸前,时不时的给他们擦擦额头的冷汗。
似乎是想让两个小孩知道,有可信的人在身边,不要害怕。
两个小孩睡了很久,终于醒来了。
董大人赶紧命人给他们端来了食物。
可是两个小孩却只是看着,一直没有动。
“你们放心好了,我是四纳国的训州太守。虽然两国交战,但是百姓是无辜的,本官不会害你们。你们若是饿了,就吃吧。”董大人这语气倒是温柔,有亲切。
小孩子就是小孩子,天真无邪的一面还是一览无遗。
听了董大人的话之后,两人似乎也放下了戒心,选择了相信面前这个来自四纳国的训州太守。
两个小孩子应该是饿坏了,不知道是有多少天没有吃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