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若是怀疑对你很重要的东西,有可能出事,你会如何做?
第一件事必须是先要确认。
王肆愚已经起了疑心了,必定会去苏婉月说指定的目标确定。
于是贤妃决定暂时先不观察苏婉月了,先跟着王肆愚。
已经错过两日了,不知道这王肆愚还不会去确认。
贤妃运气倒是不错,他发现王肆愚派了一个人出门,贤妃决定跟着此人先去看看。
此人骑了马,看来目的地距离乌州城有些距离,否则步行便好。
所以贤妃决定跟着,先去看看。
贤妃不敢跟得太近,若是王肆愚真是因为此事起一心,必定会再三叮嘱此人。
所以贤妃只能远远的跟着,而且别人骑马,贤妃只能靠两条腿。好在贤妃轻功虽然不怎么样,但是跟个人还是可以。
再加上这马行走之后,毕竟会留下马蹄印,再沿途进行分析。若是没法再辨认马蹄的印记,贤妃便在在隐蔽处等着此人晚上回来时,再沿着马蹄印做分析,还好贤妃比较聪明,用了2天终于找到了此人要去的目的地。
到的时候,贤妃也真的是被下了一跳,在一个山坳里,四面环水偏僻至极。
外面还用了伪装,不知道还以为是什么村庄部落,仔细一看你才发现这里是一个军营。
这一开始贤妃也是没有看出来,贤妃也以为就是一个村落。
白天很少有人走动,直到晚上他们才出来活动,开始练兵。
这大晚上的也确实没人到这里,再加上这练兵,跟个鬼哭狼嚎似的。这即便有人也以为这是什么阴兵操练之类,早就吓得避而远之了,哪还敢敢靠近。
贤妃在来的路上,要经过一个村庄,这个村庄应该是离这里最近的村庄了。
贤妃也就顺便打听了一下,这些村民倒也淳朴得很。
知道贤妃要去那里,便劝他不要去,说是哪里一到晚上就有阴兵练兵。千万不要撞上了,若是撞上了必死无疑。
还好贤妃在出嫁的时候,没少缠着夏太尉跟他讲当年夏太尉带兵打仗的事。
夏太尉戎马半生,什么怪事没有遇到,最后一探究竟之后,也不过就是为了掩饰说编的一些骗人的鬼话。
要是骗骗别人也就罢了,贤妃不行。
这夏太尉当年打下四纳国的故事,贤妃可是听了一遍又一遍。就是没有听说过关于乌州有阴兵的故事。
如此看来这里必定有故事,关于牛鬼神圣鬼话的故事。
不过也让贤妃确实这一定是鬼话。
这些大多和牛鬼神圣扯上关系,利用这百姓淳朴,尊神畏鬼的心情罢了,目的也很简单就是让他们不要靠近罢了。
所以贤妃一听就知道,这里面肯定有故事。这世上哪里那么多鬼,于是贤妃才在那里守了一天一夜,否则估计贤妃即便是白天找到了,也会觉得自己不过就是一个普通村落,没有什么便回去了。
看来这水大人私自屯兵一事也是千真万确。只是若是贤妃此时回京,告知皇上,苏婉月怕是会有危险。
贤妃仔细想了想,这与乌州比邻的最近的一个州是园州,园州太守董桓大人,还是很值得信任。
董桓大人之前一直在四纳国的边境州县为官,稳定四纳国,调来好像也不过就是去年的事。
于是贤妃连夜骑着马去了园州,匿名给董桓大人送了一份信,在信中贤妃为了增加这信的可信度,还特意附上了夏太尉在贤妃进宫时,特意给贤妃的一块玉。
这块玉也算是夏太尉的象征吧。
只要是夏太尉带兵经过之地,应该是无人不晓此玉。
所以董桓大人一定知道这玉乃是夏太尉,如此一来这封信的可信度自然也提高了。
贤妃送信之后,并没有马上离开,而是蹲守在董桓大人的府外,他还是要确定,董大人接下来是否有行动。
董桓大人接到下人送来的信,打开一看,信中提到了屯兵所在的具体位置,屯兵的人数大概在2万人左右。还有一些交战必须要知道的信息,贤妃也都一并写在了信中。
董桓大人看完信之后,有些惊愕。信中还附有一块玉,这玉董桓大人自然认识,他知道此玉乃是夏太尉所有。
看来送人之人和夏太尉有关,由此看来此信是真的,只是不知是何人写信。
“大人,为何如此惊讶?”董大人的夫人看到董大人看完信之后表情有些惊讶,所以问了这么一句。
董桓大人将信还有玉递给了夫人,“夫人你自己看吧。”
夫人看过信之后,问董桓大人,“大人要如何做?”
“看来今夜就要行动,否则若是耽搁了,被人察觉了,此事唯恐生变。”
“好。妾身替大人更衣。”
“有劳夫人了。”
董大人更衣之后,立刻调动了园州的兵力,快马加鞭的赶往信中所提及的地方,务必赶在早上天亮的时候到达。
毕竟信中也说了,白天他们几乎很少有人活动,只有一些巡逻的人。晚上他们才是要训练。
也就是说,白天相当于是夜袭他们。
不过董大人为了谨慎起见,先派出了20人的先遣部队,快马加鞭赶到信中所提及的地方进行勘察。
然后董大人亲自率领着大部队,随后前往。
一来是为了确定这信中所述的真实情况,二来也不必耽误时间。
贤妃看着董桓大人如此行动,心里也就放心了。
骑着马回到了乌州城内,继续观察苏婉月的住处。
贤妃回到了乌州,一边观察这苏婉月的住处,一边在思考,该如何让苏婉月脱身,该如何将这个嫌疑转移出去。
虽然苏婉月并没有向贤妃传递任何消息,但是董大人已经出兵,天亮之前就会到达屯兵点,稍晚些,王肆愚也一定会知道此事。
王肆愚一定会第一个怀疑苏婉月,怀疑不可怕,最怕的是被证实。一旦被王肆愚证实了,水大人也必定知道此事。
苏婉月肯定不会亲口承认,到时候王肆愚即便是心里喜欢苏婉月,也不见得会包庇苏婉月。
毕竟这王肆愚的上面还有水大人,王肆愚得向水大人交代。
所以,王肆愚该如何向水大人交代,这才是关键。
无论如何王肆愚所要交代的一定不能是苏婉月。只要不是苏婉月,贤妃这心里才能踏实。
如此看来得找一个背锅侠了。
贤妃想了想,这谁最适合做这件事的背锅侠呢?
贤妃闭上眼睛回想了一下,最近些时日的活动。
毕竟在乌州,京城的人自然不行,还是要采取就近原则才行。
贤妃想了一会儿,这眼前倒也还真是出现了一个人。
于是贤妃连夜,布置好了一切。若是明日,真有什么事发生,但愿他和苏婉月能够心灵相惜,默契十足。
看来贤妃也是在赌。
一半看人,一半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