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雕漆中喜用的花卉有牡丹、山茶、芙蓉、秋葵、梅花、桃花、栀子花、菊花等。
既有单独表现的,也有几种花卉施于一器。
元代雕漆分有款和无款两大部分,有款识的全部是针划小字,且都是个人款。
如张成、杨茂、张敏德、钱禄等。
这些针刻款刻得非常浅,若隐若现的。
比如元剔红栀子云雀纹大盘,盘形制周正,髹漆肥厚,隐起圆滑,漆色红润光亮,最主要的是包浆莹润美丽。
“张成造”款从笔触分析应该是后刻款,但漆盘确是元代剔红佳作。
盘原包装还附有一封昭和十三年(1938)的鉴定信,称此盘是漆器中具有代表性的精品。
另一件元剔红荔枝花卉纹盘,通体髹朱漆,漆质坚韧,漆层较薄,底髹黑漆,现冰裂断。
盘心梅花形开光,内施双线方格米字锦地,压雕折枝荔枝纹。
长叶舒卷自如,经脉分毫毕现,荔枝硕果累累。
三种不同的锦纹,以模拟大、中、小不同状态的果壳肌理,非常精致。
开光外饰栀子、牡丹、杏花、菊花、石榴、大丽菊六种花卉。
构图疏朗自然,锦地工致细密,给人秀雅清丽的美感。
盘外壁剔犀卷云纹,刀法张弛自若,柔韧有力。
整器造型周正,色泽艳丽,磨工精到包浆莹润。
圈足内缘处隐约可见“张成造”款,但从装饰风格看,更具有杨茂的装饰风格。
杨茂的作品传世较少,目前所知全是剔红器。
特点是“堆漆较薄,雕刻精致严谨,图纹略显平实。
他善用花卉和山水人物,其花卉构图工致细密,小花小叶,穿枝过梗,疏朗自然,秀雅清丽”。
杨茂雕漆,无论花卉或山水,总能给人以风清骨峻、瑞丽典雅之美感,说明作者具有深厚的绘画修养和高超的雕刻技巧。。
一件剔红荔枝盘,就完全符合杨茂的装饰风格。
只是锦地做背景装饰,在元代花鸟纹雕漆中极少见。
但主体荔枝图案构图疏朗,小花小叶,如果没有锦地作陪衬,则会显得了无生趣。
疏密有致,这也正是设计者高超之处。
从刻款笔迹看,不像后刻。
到了明早期,此时的雕漆继承元代雕漆的特点,精雕细刻,藏锋清楚,隐起圆滑,刀法娴熟流畅。
雕漆装饰图案以花卉、山水人物为主。
官作漆器的纹样设计和构图程序化、规范化,规整大气,但缺乏个性。
明永乐剔红庭院高士图圆盒,院内虬松参天,奇石林立,亭台楼阁依山而筑,文人墨客交谈切磋。
院外祥云缭绕,碧波荡漾。
远山近石遥相呼应,蔚为壮观。
边壁花卉纹仰覆成对,设计巧妙,繁而不乱。
漆层肥厚,漆质坚硬,色泽温润,雕工精湛圆熟,是永乐时期官作的标准器。